[发明专利]RGD肽修饰的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其制备方法、抗血栓作用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600.9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彭师奇;王玉记;吴建辉;韩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5/11 | 分类号: | C07K5/11;C07K1/06;C07D471/14;A61K31/4985;A6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gd 修饰 咔啉 六氢吡嗪 制备 方法 血栓 作用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式1代表的(R代表Arg-Gly-Asp-Val,Arg-Gly-Asp-Phe和Arg-Gly-Asp-Ser)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与RGD四肽的三种新型缀合物,以及它们的杂环核(R代表OH),涉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还涉及它们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一步涉及它们在大鼠血栓形成模型上的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通式1的(R代表Arg-Gly-Asp-Val,Arg-Gly-Asp-Phe和Arg-Gly-Asp-Ser)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与RGD四肽的三种新型缀合物以及它们的杂环核(R代表OH)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活性,在抗血栓剂的制备中有明确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首位。血栓患者体内的血栓有两种,一种是由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白血球交联构成的血栓,另一种是由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交联构成的血栓。
P-选择素以溶解型P-选择素和不溶型P-选择素两种形态存在。在血小板活化状态下,不溶型P-选择素从血小板内膜层快速移动到活化的血小板的表面表达并被切割为溶解型P-选择素进入血液循环。溶解型P-选择素介导形成大量稳定的由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白血球交联构成的血栓。虽然抑制不溶型P-选择素表达并被切割为溶解型P-选择素被认为是是设计抗血栓药物的重要靶点,但是几乎没有抗血栓化合物与这个靶点相关联。这种状况使得发明人把寻找抑制不溶型P-选择素表达并被切割为溶解型P-选择素的化合物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在合理设计和广泛的筛选结果的支持下,结构式II代表的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3-乙酸被确定为先导化合物之一。实验研究表明,在10-8M浓度下它能够使大鼠活化的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的量从210.55±2.98ng/ml降低到110.12±3.96ng/ml(p<0.001)。
血小板被激活时糖蛋白IIb/IIIa外化,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使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交联构成血栓。研究糖蛋白IIb/IIIa与纤维蛋白原α链及纤维蛋白原γ链的结合方式,确定了RGDS,RGDV和RGDF是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导致纤维蛋白原被糖蛋白IIb/IIIa识别并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关键序列。采用RGDF或RGDS或RGDV的相关序列占据血小板活化状态下糖蛋白IIb/IIIa上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是抑制由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交联构成的血栓的重要手段。
在获得了结构式II代表的咔啉并六氢吡嗪-1,4-二酮-3-乙酸在10-8M浓度下能有效抑制大鼠活化的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这样一个突破之后,把RGD肽与之结合就成为发明人创造抑制溶解型P-选择素介导的由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白血球交联构成的血栓和抑制糖蛋白IIb/IIIa介导的血小板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交联构成的血栓的新型抗血栓剂的核心创新和关键技术。这种核心创新和关键技术的进步必然使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抗血栓有效剂量大幅度下降。于是,发明人提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之一是提供通式I代表的四种化合物,式中R为OH,Arg-Gly-Asp-Val,Arg-Gly-Asp-Phe或Arg-Gly-Asp-Ser。
本发明的内容之二是提供合成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制备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
(2)制备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3)将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与Boc-Asp(OBzl)偶联,制得3S-N-[Boc-Asp(OBzl)]-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4)从3S-N-[Boc-Asp(OBzl)]-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脱Boc制得的 3S-N-[Asp(OBzl)]-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盐酸盐制备(3S,12aS)-3-苄氧羰基-2,3,6,7,12,12a-六氢吡嗪并[1’,2’:1,6]吡啶并[3,4-b]吲哚-1,4-二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换热式转化炉
- 下一篇:一种带智能防泄漏功能的空压机热回收机组
- 一种在多孔纯钛牙种植体表面组装RGD的方法
- 一种RGD多肽放射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用于integrinα<sub>v</sub>β<sub>3</sub>阳性肿瘤的RGD多肽放射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多肽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USPIO-PLA-RGD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壳聚糖/RGD三维多孔微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具有MRI/SPECT双模态影像肿瘤靶向多功能纳米探针及制备和应用
- RGD及PEG共修饰的PAMAM树状大分子载三氧化二砷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 RGD环肽偶联亲脂性阳离子多杀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融合RGD的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突变型感染性克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