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焙阳极残极质量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371.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飞;汤新中;樊利军;梁和奎;崔银河;孙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阳极 质量 追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残极质量追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残极质量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预焙阳极残极作为预焙阳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对预焙阳极力学性能、焙烧炉寿命、阳极净耗指标等质量指标有直接影响,同时残极外形尺寸及其裂纹状况是预焙阳极质量及其整个生产状况最直观的反映。因此,残极质量控制是决定预焙阳极质量及焙烧炉寿命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由于当前预焙阳极生产企业从电解槽残极质量到残极处理过程及其清理结果都缺乏其质量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控,一旦残极清理出现问题,容易导致:
1、大量软残极返回生产系统,直接影响预焙阳极质量,造成电解槽内产生大量碳渣,进而影响电解槽性能发挥。
2、残极中含有的大量Na、Ca等预焙阳极反应性催化元素,不仅增加预焙阳极净耗,导致电解槽高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且残极中含有的Na元素在阳极焙烧过程中将侵蚀焙烧炉耐火材料,影响焙烧炉使用寿命。
另外,阳极残极外形尺寸、裂纹状况等反映预焙阳极质量及其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的大量关键信息无法及时使用,影响整个预焙阳极的生产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预焙阳极残极质量追踪方法,目的是实现对电解槽换极残极状况、残极清理效果进行快速参数查询、分析;避免出现残极清理不彻底及将残极质量相关关键信息及时提供给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从而提高整个预焙阳极质量,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预焙阳极残极质量追踪方法,将来自于电解车间残极质量检验站检验每块残极的外形尺寸、裂纹状况及裂纹位置数据输入到电解车间服务器;组装车间残极清理检验站检验每块残极的清理状况,并将结果数据输入到组装车间服务器;通过数据转换中间件将电解车间服务器、组装车间服务器及质检中心服务器中存储的所有残极相关指标发送到炭素厂数据处理与质量追踪服务器,通过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残极质量追踪与分析模块、残极质量查询模块及分析结果发布模块完成残极相关参数的质量追踪、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将追踪分析结果数据通过数据转换中间件发布到电解车间服务器、组装车间服务器及质检中心服务器,同时将上述结果直接发送到客户端服务器。
所述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能够将来自数据转换中间件的数据进行时间及残极专有序号进行编码处理及归类存储。
所述的残极质量追踪与分析模块能够按照时间或残极编码将对电解槽换极每块残极质量状况、组装车间残极清理状况及试样微量元素含量指标进行质量追踪、统计分析,并可提供相应的控制策略。
所述的质量查询模块能够提供以时间段为查询目标的残极从电解车间换极后残极质量、组装残极清理及残极试样微量元素含量在内的所有相关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查询。
所述的质量查询模块能够提供以残极编码为查询目标的每块残极从电解车间换极后残极质量、组装残极清理及残极试样微量元素含量在内的所有相关参数的统计分析结果查询。
所述的分析结果发布模块能够将以时间段或残极编码为查询目标的查询分析结果通过相应车间的数据转换中间件发送到各车间服务器,同时将上述结果直接发送到客户端服务器。
所述的客户端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服务器内分析结果发布模块的数据和图表显示。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解槽换极后的每块残极外形尺寸、裂纹状况及其类型、残极清理效果及残极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等参数进行快速查询、分析;从而提高预焙阳极质量及焙烧炉使用寿命,降低生产管理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中:1、电解车间残极质量检验站、2、电解车间服务器;3、组装车间残极清理检验站、4、组装车间服务器、5、质检中心服务器6、数据转换中间件;7、数据处理与质量追踪服务器; 7a、数据存储及处理模块;7b、残极质量追踪、分析模块;7c、质量查询模块;7d、分析结果发布模块;8、客户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