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引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372.7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葛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在神经外科脑积水手术治疗中使用的导引导管。
背景技术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在对于该疾病,一般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在该手术中,导引导管是一个重要的器械,目前所使用的导引导管是一体式的,其用于握持的一端通常形成较粗的圆柱形手柄,不能穿过皮下隧道,用于穿刺的一端形成尖的便于穿刺的形状,具有穿刺皮肤的能力。现有的导引导管遇到的问题在于,由于手柄的存在,在实施手术时,导引导管只适用于沿着穿刺的方向进行导引,逆穿刺方向的导引需要额外的操作和工具,也就是说,手柄存在阻碍了导引导管形成手柄的这一段不能进入皮下隧道,从而使手柄这一端不能作为一个等同于穿刺端的导管管口。现在市面上尚没有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双向引导的导引导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顺逆穿刺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均能实现导引的导引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通过安装构成一个整体的手柄和导管,前述手柄内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形成并且在其两端构成贯通的手柄内腔,前述手柄的一端形成用于与前述导管构成固定连接的手柄连接结构;前述导管内部形成有用于与前述手柄内腔相连通的导管内腔,前述导管的一端为用于穿刺的穿刺端头,另一端为形成有与前述手柄连接结构配合的导管连接结构的安装端头,在前述穿刺端头和安装端头之间靠近前述穿刺端头位置的腔壁形成有前述导管内腔的一个腔口、在前述安装端头形处成前述导管内腔的另一个用于与前述手柄内腔连通的腔口。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管分为:形成前述穿刺端头的引导锥段、形成前述安装端头的导杆段、设置在前述导引锥段和导杆段之间的过渡段。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引导锥段为实心结构。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引导锥段的外形为一段细长的圆锥台和以圆锥台较小台面为截面的球面体相接组成。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管内腔形成在腔壁的腔口由前述过渡段靠近前述引导锥段处形成的侵入导管内腔的缺口构成,前述缺口和前述引导锥段之间为实心并形成一个斜面。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导杆段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均以第一轴线为回转轴线的圆形;前述手柄内腔为以第一轴线为轴线的孔结构。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轴线与前述引导锥段的圆锥台的回转轴线所成的夹角中的锐角角度为8度。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手柄连接结构为一段形成有外螺纹并被前述手柄内腔贯通的安装柄;前述导管连接结构为前述安装端头处一段形成有内螺纹的前述导管内腔的腔壁。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管内腔的横截面面积由前述安装端头向穿刺端头逐渐减小。
前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前述手柄的外侧形成有滚花花纹。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采用可拆卸的结构,既兼顾了穿刺时手柄的操作性,又巧妙消除了在导引时手柄尺寸和结构对导引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并实现了双向导引,尤其对胸廓较高或存在明显脊柱非生理曲度需要双向导引患者而言,减少术中因多次反复导引造成分流管损坏的几率,减少了多次导引增加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的手术损伤,也缩短了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手柄,2、导管,3、手柄内腔,4、手柄连接结构,5、导管内腔,6、穿刺端头,7、安装端头,8a、腔口,8b、腔口,9、导管连接结构;A、导杆段,B、过渡段,C、引导锥段;a、第一轴线,b、圆锥台的回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导引导管主要包括:手柄1和导管2两部分,它们之间是可以通过安装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当他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与现有的导引导管一样能够实现穿刺和单向导引的功能。作为优选方案,手柄1的外侧经过滚花,形成有滚花花纹,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