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闯红灯抓拍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4844.9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成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闯红灯 抓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识别技术以及RFID定位技术基础之上应用的闯红灯抓拍方法,可以方便实现交叉路口闯红灯违章抓拍,适用于各类交通信号灯控制下的交通路口。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闯红灯违章抓拍系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线圈感应来检测,使用的检测器大多为环型线圈,施工时需要破坏路面,在修理或安装时会中断交通并影响路面寿命,并且感应线圈容易被重型车辆损坏,故障率较高。另一类是由安装在照明灯杆上的视频检测器来检测违章行为,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然后通过设置虚拟线圈的方式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闯红灯抓拍。但是由于路口环境复杂,检测区域内一旦有反光、阴影等干扰背景,就会影响图像处理的可靠性,昼夜转换也会造成监测的误差,如果遇到雨天、雾天等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检测区域的检测能力完全丧失,所以视频检测的抓拍效率比较低。另外也有提出使用雷达来进行监控,虽然其精确度比较高,但是由于成本比较高,所以不能大面积推广。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电磁感应或电磁传播从而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自动识别被标识物的技术。其主要优点是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可以远距离识别、读取速度快、一次可以读取多个电子标签,且环境适应性强,不受天气的影响。由于能够自动识别来往车辆,无需车牌识别系统,所以在交通监管领域有广泛的使用前景,目前在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就是利用RFID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详细说明了一种基于RFID射频技术基础之上的闯红灯抓拍系统的具体实现思想和实施方法。
一套完整的RFID闯红灯抓拍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一)RFID电子车牌:给车辆安装RFID电子车牌,该电子车牌里存储了经过加密的车辆信息,加密后的电子车牌不可能被访制,有效杜绝了套牌现象。每辆车只配备一个电子车牌,且贴在车窗玻璃上不可以拆除,一旦拆除就不能使用。电子车牌的数据只能由授权的无线识别器读取。
(二)读卡器:读卡器安装在路口附近,天线架设在支架横杆上,每个车道对应一部探测天线。当有车辆进入读写器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区后,安装在车上的电子车牌接收读卡器发出的射频信号。电子车牌内有一个协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卡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协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获得能量启动电子车牌控制电路和射频电路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读卡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将车辆信息送至违章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
(三)高清相机:当信号灯为红灯读卡器检测到有车辆经过时,触发高清图像采集单元对违章车辆进行图像采集,并提供违章车辆的违章行为、违章时间、违章地点等基础信息。
RFID闯红灯违章抓拍原理主要是利用一套RFID的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获取两者之间的无线射频信号强度值进而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系统运行前根据路口的实际情况预先设置闯红灯的信号强度区域值,当带有电子标签的车辆进入该区域时则认为闯红灯。
RFID闯红灯抓拍控制流程图见说明书附图2
附图说明
图1是RFID闯红灯工作原理图
M101:读写器将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
M102: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域时,电子标签被激活,将自身的信息代码经天线发射出去
M103:天线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经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读写器,读写器对接收到的车辆信息解码后传输给车辆违章数据处理中心。
图2是RFID闯红灯抓拍控制流程图
F101:信号灯为红灯信号时,打开读写器功能,此时天线发送载波信号,准备接收闯红灯车辆的电子标签信息
F102:当带有电子标签的车进入预先设定的发射天线闯红灯工作区域,读卡器接收违章车辆的信息
F103:触发高清相机抓拍第一张违章行为照片
F104:根据无线信号接收的强度和信号传输距离计算出车辆的位置,计算车辆在红灯状态下是否有前进行为
F105:当车辆在红灯状态下继续前进,触发高清相机抓拍第二张照片
F106:信号灯为绿灯信号时,关闭读写器功能,此时天线不发送载波信号,模块消耗的电流最小,在此状态下,模块不能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利用车辆电子标签可以有效解决套牌、故意污染车牌、遮挡车牌等行为
RFID具有自动识别车辆功能,无需车牌图像识别软件,解决了因图像不清晰而造成车牌无法识别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成琦,未经徐成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