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装置及可产生三维虚拟控制的触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4900.9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5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廖瑞聪;侯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装置 产生 三维 虚拟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尤指一种可产生三维虚拟控制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触控板(Touch Pad)广泛地运用在笔记本电脑上,其提供类似滑鼠的输入功能。对于惯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省体积与空间,笔记本电脑舍弃了诸多功能键,或以组合键方式取代标准键盘上的部分按键,部分使用者为了方便使用前述的功能键,甚至必须外接小键盘(Key Pad),使被舍弃的功能键仍以实体键盘提供使用。
再者,目前平板电脑大行其道,大有与笔记本电脑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之势,然而平板电脑的输入方式是在触控面板上以手写方式为之,对惯用电脑者而言,手写输入的效率远远不及键盘输入,因此平板电脑使用者一旦有大量输入需求时,仍须外接键盘以提升输入效率,所称的外接键盘一般而言是标准键盘的缩小版,由于是标准键盘的规格,因此也只能提供按键输入功能。
由上述可知,目前市面上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电脑,且不同的电脑上搭配不同的输入装置,以方便使用者输入,但当使用者对于输入方式上存在整合性的需求,现有的输入装置并无法有效满足,对于此一状况应有进一步探讨,并谋求可行解决方案的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产生三维(3D)虚拟控制的触控装置,可由使用者切换选择以分别作为触控板(Touch Pad)及功能键盘使用,以满足电脑使用者对于输入方式的不同需求。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可产生三维虚拟控制的触控装置,包括:
一触控模块;
一背光板,是和触控模块叠合;
一三维光栅膜,是位于触控面板的外侧;
一图像层,是位于三维光栅膜的内侧,该图像层上具有一个以上的按键图像;
一控制模块,是分别与触控模块及背光板连接。
前述触控装置可分别提供触控板(Touch Pad)及虚拟按键输入功能;作为触控板使用时,该控制模块是作为触控模块的控制器,用以解读触控模块上被触碰位置的坐标;作为虚拟按键使用时,则同时驱动背光板与触控模块,利用背光板产生的光线使图像层上的按键图像通过三维光栅膜产生三维的立体按键效果,当使用者触摸按键图像时,将由控制模块自触控模块上读出对应位置的坐标信号,以送出对应执行功能的信号;由此,使用者可视本身的需求,在触控装置上选择执行触控板或虚拟按键输入功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设有前述触控装置的电子装置,主要是在一具有输入功能需求的电子装置上设有前述触控装置,该电子装置上具有一实体或虚拟的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是和触控装置上的控制模块连接,以供使用者选择触控板或虚拟按键输入功能。
换言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有一可产生三维虚拟控制的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装置还包括:一触控模块;一背光板,是和触控模块相接;一三维光栅膜;一图像层,是位于三维光栅膜的底侧,该图像层上具有一个以上的图像;一控制模块,是分别与触控模块及背光板连接,并与该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前述的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脑键盘、笔记本电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及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图像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模块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应用在键盘上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应用在键盘上及显示虚拟按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其一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包括一触控模块10、一背光板20、一三维(3D)光栅膜31、一图像层32及一控制模块40;其中,该触控模块10、背光板20、三维光栅膜31及图像层32是呈叠合状,该触控模块10、背光板20并分别与控制模块40构成电连接;其中,
该三维光栅膜31,泛指可产生三维(3D)视觉效果的膜层;例如本发明在其表面形成有多数等距且规则排列的柱状条310,以便对其下方的图像产生三维的视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