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胶转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161.5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峰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凝胶转运器。
背景技术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其扩增产物一般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检测。当电泳结束后,需要将凝胶从电泳槽中取出,转至凝胶成像系统中进行观察,这个过程一般都是操作人员带手套手持凝胶放在凝胶成像系统的平板上,而且因核酸凝胶电泳需要加一种染料溴化乙锭(EB),这种染料对人体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并有累积效应,需要尽可能避免溴化乙锭对其他物体的污染。现在的操作方式,容易造成凝胶成像系统EB的污染,同时在转运过程中凝胶上残存的液体洒落也有可能导致污染其他物体或是人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凝胶转运器,该装置可以利用保鲜膜并将其作为凝胶转运器的底部,防止凝胶在转运过程中液体或凝胶的洒落,并防止凝胶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时污染凝胶成像系统,当凝胶使用完毕后,可以利用该装置将凝胶和保鲜膜脱落弃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凝胶转运器,包括夹持部(1)和手持部(2),所述夹持部(1)由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组成,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均为矩形框,且上夹持部(4)水平方向尺寸小于下夹持部(5)的水平方向尺寸,使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扣合时上夹持部(4)能置于下夹持部(5)中。所述夹持部(1)和手持部(2)之间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所述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扣合时,上夹持部(4)的底部突出于下夹持部(5)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利用现有的保鲜膜作为转运器的底部,可以方便的转运凝胶;2)减少污染:本装置可以将保鲜膜至于下夹持部的最外层,防止转运器污染其他物体表面。装置本身可以高压消毒;3)操作简单:装置的使用不需要专门培训,即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凝胶转运器的主视图。
图2是凝胶转运器的俯视图。
图3是凝胶转运器的立体图。
图中:1.夹持部;2.手持部;3.螺栓;4.上夹持部;5.下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3所示,凝胶转运器,包括夹持部1和手持部2,所述夹持部1由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组成,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均为矩形框,且上夹持部4水平方向尺寸小于下夹持部5的水平方向尺寸,使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扣合时上夹持部4能置于下夹持部5中。所述夹持部1和手持部2之间通过螺栓3活动连接。所述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扣合时,上夹持部4的底部突出于下夹持部5的底部。使用过程中,将保鲜膜放入上下夹持部之间并握紧手持部2使上下夹持部扣合,保鲜膜通过上夹持部4和下夹持部5夹紧,使保鲜膜绷紧,形成转运器的底部。将凝胶置于转运器中,在转运过程中液体或凝胶不会洒落,并防止转运器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时污染凝胶成像系统。当凝胶使用完毕后,松开手持部2,使上下夹持部张开,凝胶和保鲜膜可自动脱落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峰,未经李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