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及具有扬声器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5202.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7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熙;李于升;赖玉洁;陈雷;胡俊仁;林谓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音源 信号 测量方法 具有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及具有扬声器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自行检测其扬声器的电子装置及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媒体日益发展的现今社会,扬声器的质量的好坏往往是影响使用者所听到声音的良窳的关键之一。质量不好的扬声器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转换器失真(transducer distortion)以及音箱漏音(acoustic box leakage)。传统上,会通过麦克风来测量扬声器的转换器失真以及音箱漏音。然而,这样的测量方式通常需要足够的空间及成本,来设置无音室(anechoic room)以及声音分析仪(acoustic analyzer)。因此,传统的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对于使用者来说,将会在预算及空间上面临到较难克服的障碍,而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可自行地检测其扬声器的运作是否正常。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用以判断扬声器的运作是否正常。
本发明提出一种扬声器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上述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包括测量音源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测量由扬声器所反馈的电流的电流值。上述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还包括依据电压值及电流值,进行时域至频域转换(time domain to frequency domain transform),以取得频率响应曲线。上述的音源信号测量方法还包括判断上述的频率响应曲线是否落于预期区域内,而倘若频率响应曲线落于预期区域外,则发出一信号。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上述的电子装置包括扬声器、处理电路以及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用以发出声音。处理电路耦接于扬声器,用以依据音源 信号的电压值以及扬声器所反馈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时域至频域转换(time domain to frequency domain transform),以取得频率响应曲线。功率放大器耦接于扬声器,用以依据音源信号的电压值驱动扬声器。其中处理电路可判断频率响应曲线是否落于预期区域内,并于频率响应曲线落于预期区域外时,发出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时域/频域转换为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傅里叶变换为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时域/频域转换为拉普拉斯变换(Laplace transform)转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值以时间函数v(t)表示,电流值以时间函数i(t)表示,而频率响应曲线是处理电路对[v(t)/i(t)]进行上述的时域至频域转换取得,t表示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值以时间函数v(t)表示,电流值以时间函数i(t)表示,而频率响应曲线是通过对 进行上述的时域至频域转换取得,其中t表示时间,Rdc为扬声器的驱动元件在室温下的电阻值,Bl为扬声器的常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增益器,耦接于处理电路,用以对来源信号进行增益以产生音源信号。其中当频率响应曲线落于上述的预期区域外时,处理电路调整增益器的增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频率响应曲线用以表示扬声器的阻抗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频率响应曲线用以表示扬声器的振膜的冲程(stroke)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于上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可自行地测量出其扬声器是否符合预期的标准。由于不需要另外再设置无音室以及声音分析仪,故可大大地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并降低扬声器的检测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频率响应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频率响应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300:电子装置 110:处理电路
120:功率放大器 130:扬声器
132:驱动元件 134:振膜
140:显示单元 150:增益器
B、Ⅰ、Ⅲ:区域A、Ⅱ:预期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