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冲压成形针床插片坯体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698.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东;顾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尚湖镇冶塘伟东模具厂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冲压 成形 针床插片坯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冲压成形针床插片坯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生产厂商和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生产织物的厂商所知之理,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织针在翻针和接针时伸出针床的针槽的距离比正常编织时伸出针床的距离要长得多,因而在针床上需要配设针床插片,藉由针床插片起到保护织针的作用,避免织针在诸如翻针和接针过程中因探出针床而出现擅动和/或偏摆,最终避免断针、漏针而保障织物质量。对此可以通过对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42000Y(针织横编机的针床插片)和公开号CN101250792A(针床插片)的阅读得到充分理解。此外,关于针床插片的具体形状还可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300689754D和CN300816000D得到更为直观的了解。
加工针床插片的工艺步骤众多,并且在具体的细节上虽然有所差异,但是最初的步骤基本上是相同的,即需要获取针床插片坯体(业界也称毛坯),针床插片坯体的材料为薄钢带,并且由设置于冲床上的彼此配合的上、下模机构冲制获得。
已有技术通常以软冲的方式由冲压机冲制成型针床插片坯体,所谓的软冲是指对未经热处理的薄钢带即冷轧带钢或称冷轧板进行冲加工,冲加工后再将针床插片坯体进行热处理,以使针床插片满足在针织横编机上使用时的硬度要求,否则会因耐磨性脆弱而导致更换频繁。但是,将冲制成型后的针床插片坯体进行热处理至少存在以下欠缺:针床插片坯体经热处理后会出现变形,致使合格率低,损耗大;由于对针床插片坯体热处理效果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断裂损坏情形。软冲的唯一优势在于对冲压机的要求较低。
毫无疑问,如果以硬冲的方式由冲压机冲制成型针床插片坯体,那么上述欠缺便可消除,所谓的硬冲是指将薄钢带热处理至所需的硬度后再进行冲加工,冲加工出的针床插片坯体可避免变形、减少损耗并且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但是对冲压机的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将前述的软冲与硬冲的优势兼而得之成了业界长期以来关注的并且迫切期望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是步进式的连续送料连续冲制,因此冲余后的即行出上、下模板之间的冲余料即冲余薄钢带往往会对作业现场产生干涉性影响,严重时会引起事故。针对这些问题,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适合于对热处理前的薄钢带实施冲压的冲压机应对热处理后的薄钢带冲压而藉以降低对冲压机的严苛要求并减少设备投资以及可及时地将冲余薄钢带裁断而藉以避免对作业现场产生干涉的用于冲压成形针床插片坯体的模具。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冲压成形的针床插片坯体的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以及与上模机构相配合的并且对应于上模机构的下方的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具有至少一对导套的上模板架、与上模板架朝向下模机构的一侧固定的上模板和固定在上模板朝向下模机构的一侧的插片凸冲模,下模机构包括具有与所述导套相配合的并且数量相等以及位置对应的导柱的下模板架以及与下模板架朝向上模机构的一侧固定的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相配合的刀口模腔的下模板,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片凸冲模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侧的一端高而另一端低,自高的一端至低的一端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要冲压成型的针床插片坯体的厚度相等,在所述的上模板的左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对行出下模板的冲余薄钢带切断的切料刀,该切料刀对应于所述的刀口模腔的左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机构还包括有一压料板,该压料板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板的一侧浮动连接,在该压料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插片凸冲模的位置开设有与插片凸冲模相配合的导模孔;在所述的下模板朝向所述压料板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刀口模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以浮动状态间隔设置有一组用于对薄钢带导向并限位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与压料板相配合,所述的薄钢带为经过热处理后的薄钢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压料板朝向所述的下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数量与所述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导料杆孔,而在下模板上并且在对应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的数量相等的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浮动地设置在薄钢带导向限位机构安装孔内,并且还与所述的导料杆孔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尚湖镇冶塘伟东模具厂,未经常熟市尚湖镇冶塘伟东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连杆裂解加工工艺
- 下一篇:铁基超细粉体复合材料改性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