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76357.6 申请日: 2012-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2674549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魏西;冯敬奎;王霞;马谏;王永志;王强;杨建国;程建宝;马天心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潍坊东盛园艺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0 分类号: C02F3/30;C02F3/32;C02F9/14
代理公司: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代理人: 张曰俊
地址: 26106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城市 中水 应用于 景观 水体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城市中水的深化处理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水,也称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大量的中水用作景观用水。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按照其水体性质分为:宜为部分接触的娱乐性景观水体和不允许接触的观赏性景观水体。

城市中水的特点是: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营养仍然相当丰富,各地污水处理厂出厂中水的水质一般属于Ⅴ类水,需要进一步净化。另外,景观水体水流相对缓慢,水景水体较浅,存在流动死角,初期雨水污染严重,所有这些都是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障碍因素。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感官上表现为水中藻类呈几何级数增长、水中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呈现不同颜色,危害水中动植物及人类健康,使水生态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味变腥臭,水透明度下降,水体浑浊,使景观水体丧失观赏、娱乐等美学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使处理后的城市中水达到允许接触的景观水质标准,避免城市中水直接排放而造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生态沉淀塘;

(2)在所述生态沉淀塘的下游建立兼性厌氧深水池;

(3)在所述兼性厌氧深水池的下游砌筑生态曝气坝;

(4)在所述生态曝气坝的下游建立沉水植物净化塘;

(5)在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塘的下游建立浮生植物净化塘;

(6)在所述浮生植物净化塘的下游营造人工湿地缓冲带;

(7)城市中水依次流经所述生态沉淀塘、兼性厌氧深水池、生态曝气坝、沉水植物净化塘、浮生植物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缓冲带后作为景观用水。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沉淀塘的出水区还设置有生态过滤坝。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沉淀塘的水容量为中水排放流量的1500倍~2000倍。

作为优选,在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塘内种植伊乐藻、苦草、蓖齿眼子菜或者菹草。

作为优选,在所述浮生植物净化塘内种植凤眼莲、睡莲或者芡实。

作为优选,在所述浮生植物净化塘的出水区还设置有透水坝。

作为优选,所述人工湿地缓冲带分为浅水区及深潭区,在所述浅水区栽植芦苇、千屈菜、菖蒲或者雨久花,在所述深潭区栽植睡莲、莲花或者芡实。

作为优选,在所述生态沉淀塘的附近还设置有混凝沉淀池。

作为优选,在流动缓慢或静水区域设置水下推进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为使污水处理厂出厂的富含营养的中水依次流经生态沉淀塘、兼性厌氧深水池、生态曝气坝、沉水植物净化塘、浮生植物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缓冲带后,才作为景观用水;城市中水在生态沉淀塘得到初步沉淀过滤,水质得到极大改善;兼性厌氧深水池有利于兼性厌氧菌等微生物的快速繁殖,生态曝气坝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充分利用微生物将城市中水中的复杂有机物降解;沉水植物净化塘内的大型沉水植物有着巨大的生物量,与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十分强大的环境容量和强有力的自净能力;浮生植物净化塘内的浮生植物对城市中水进一步净化;人工湿地缓冲带内栽植的水生植物可进一步去除城市中水中的TOD、BOD、COD、浊度和蓝绿藻。

采用本发明的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城市中水,能够达到允许接触的景观水质标准,无漂浮物、无腥臭味、透明度大于0.5m,溶解氧大于2mg/L。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市中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城市中水应用于景观水体的具体处理方法流程如附图所示。

1、首先建立生态沉淀塘及配套的混凝沉淀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潍坊东盛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潍坊东盛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