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助行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601.0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欣伦 |
主分类号: | A43B7/32 | 分类号: | A43B7/32;A43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助行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减震助行鞋,特别指一种提供辅助脚部行走功能并能缓冲震力的鞋体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是保护脚部重要用品之一,不论在行走或运动时,鞋子或多或少可吸收脚部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缓冲脚部膝盖及骨头所承受的冲击力道而不致受伤,但传统鞋子关于这方面的效果是有限且不佳的。
再者,行走时脚部因起脚、落脚的动作,使小腿肌肉因出力而紧绷,膝盖因脚部落地而受力,因此行走一段时间后,双脚容易感觉酸痛;若长时间如此行走势必产生脚部疾病,故相关业者多有对鞋子结构的改良,利用鞋子上设置气囊等弹性结构以提供舒减踩踏压力、反作用力的功用。
然而,该种习用的弹性鞋体结构虽可利用气囊提供弹性避震的效果,但事实上,其主要的效果仅是避震功能而已,但人们在行走时,依个人习惯会以脚掌前端、中央或脚后根先接触地面,而离开时是以脚掌前端施力离开,行走的姿态不同,则产生的踩踏压力亦不相同,对脚部位产生的压力影响也不相同,因此该种习用弹性鞋体结构只能减轻脚底压力而已,但不能提供辅助脚部起脚、落脚的功用,故在行走时,脚部仍会因为反复的起脚、落脚而感到酸痛疲劳,且不同的起脚方式所造成的酸痛程度也不相同,故其实用性相当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吸收脚部落地冲击力的减震助行鞋,其利用至少一条弹性伸缩带使鞋体具有向上的弹性回复力,不仅提高吸收冲击震力的效果,并使鞋体利用回复拉力,更可帮助起脚快速脱离地面,而提供减震及辅助行走的效用。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助行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鞋本体,用于供脚部套入,包含设于该鞋本体后端的脚后跟以及至少一个设于该脚后跟的固定构造,该固定构造包含一固定座本体及凹设于该固定座本体内的定位槽;
一保护软垫,结合于该鞋本体上端面,包含一本体及自本体两侧延伸的两固定带和设于两固定带上的扣接构件,用以环绕小腿而彼此对扣连接;
一定位布板,设于该保护软垫上,包含一本体及分别设于该本体内缘及上述保护软垫上的两粘接构件,该两粘接构件经彼此粘接而覆盖定位该弹性伸缩带;
至少一条弹性伸缩带,固置于该保护软垫上,该弹性伸缩带为一长条状带本体;
至少一定位片,与该带本体结合为一体,该定位片的一侧端面设有与保护软垫粘扣的粘扣面;以及
至少一连接构件,固设于弹性伸缩带上,用以将弹性伸缩带自保护软垫两侧而衔接在该保护软垫与鞋本体脚后跟的定位槽之间;
藉此,使鞋本体具有弹性回复力,于行走或运动时吸收脚部落地的冲击力并转换为下一步的起脚助力。
其中,该保护软垫的本体设为布质。
其中,该保护软垫的本体内面设有泡棉层。
其中,该弹性伸缩带的连接构件为挂钩体。
其中,该弹性伸缩带的连接构件设为扣环以扣固于鞋本体脚后跟的固定构造。
其中,该鞋本体脚后跟的固定构造设为供连接构件的扣环扣固的扣合体。
其中,该鞋本体脚后跟的固定构造与鞋本体脚后跟为一体成型。
其中,该保护软垫的固定带上的扣接构件设为粘扣面。
其中,该定位布板本体及保护软垫上的粘接构件设为粘扣面。
其中,该定位布板本体设为布质。
通过本发明的减震助行鞋,形成具有弹性回复力的拉伸状态,使鞋子主体产生起脚时可快速脱离地面的弹性拉力;同时,落脚时还能透过弹性伸缩带的弹力伸缩和脚部角度改变,形成具弹性回复力的功能状态,以弹力推抵脚部落脚时的冲击力道,吸收震力,避免有冲击力伤害膝盖及脚没踏稳扭到脚部等伤害外,并以弹性回复力转换为脚部下一动作起脚脱离地面的助力,而提供减震及辅助行走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鞋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发明鞋体的组配完成图。
图3:本发明鞋体的穿着立体图。
图4:本发明鞋体的穿着背视图。
图5:本发明鞋体的伸缩带勾固剖视图。
图6:本发明鞋体的伸缩带拉伸示意图。
图7:本发明鞋体的起脚示意图。
图8:本发明鞋体的行走示意图。
图9:本发明鞋体的脚后跟落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所示,说明本发明第一个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鞋本体1、一由鞋本体1的鞋带衬布10底部延伸的保护软垫11、一设于该保护软垫11上的定位布板115、至少一弹性伸缩带2及固设在该弹性伸缩带2上的连接构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欣伦,未经李欣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突发状况下的观测窗口的变电箱
- 下一篇:便携式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