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EEE1394与UPnP技术的远程控制和访问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653.8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史洁琴;丛向超;万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eee1394 upnp 技术 远程 控制 访问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IEEE1394与UPnP技术的远程控制和访问装置,也称为UPnP/1394软件桥,包括UPnP堆栈层模块和1394通信层模块,UPnP堆栈层模块实现了UPnP协议中的SSDP协议、GENA协议和SOAP协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UPnP over 1394层模块;所述的UPnP over 1394层模块实现UPnP协议与1394协议之间的转换,包括七个模块:服务描述模块、数据库模块、ARP模块、IP over 1394模块、缓冲区控制模块、UPnP/1394软件桥内存管理模块和QoS控制模块;1394通信层模块用于接收UPnP over 1394层模块的信息并发送给1394网络,或是接收1394网络的信息并转发给UPnP over 1394层模块;
UPnP/1394软件桥内存管理模块用于对UPnP/1394桥设备的内存地址进行调度管理,通过维护UPnP/1394软件桥的地址管理表完成调度;ARP模块用于地址寻址,将各1394设备的节点ID和唯一标示符保存在1394设备地址表中;服务描述模块用于将IEEE1394网络中的1394设备提供的服务进行描述,服务包括节点服务和代理服务,节点服务包括:设置传输速率、获得可用带宽、控制总线复位、发送物理层数据包、获得总线管理器、设置时间码、获得总线节点数、以及开启/关闭端口,代理服务包括:访问1394设备内部文件、获得1394传感器数据、以及获取1394视频采集设备的视频数据;IP over 1394模块进行协议的转化,将UPnP的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目的1394设备的唯一地址标识符和节点内存地址,并通过1394设备内存管理模块得到返回数据的接收地址,然后调用1394通信层模块,发送给目的1394设备;缓冲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等时数据流的传输,建立了一个缓冲池及一个缓冲区处理线程,缓冲池中包含四个缓冲区,每个缓冲区的大小为一帧数据的大小,1394通信层模块接收等时通道上的数据填充缓冲区,当一个缓冲区被填满,则发送一个信号给缓冲区处理线程,将填满的缓冲区交给UPnP over 1394层模块;QoS控制模块用于保证等时数据流传输的服务质量;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各数据表的数据,包括:UPnP/1394软件桥的地址管理表,1394设备地址表,SOAP状态信息表;
所述的SOAP状态信息表,记录了UPnP控制点的SOAP请求信息的处理状态,包括:UPnP控制点的IP地址、服务操作、目的1394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处理状态、参数名称和参数类型;处理状态总共由四种,分别为确认请求、请求中、超时和完成;
其中,UPnP表示通用即插即用,SSDP协议表示简单服务发现协议,GENA协议表示普通用事件通知体系协议,SOAP协议表示简单对象访问协议,ARP表示地址解析协议,QoS表示服务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和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PnP/1394软件桥的地址管理表,是一个将远程控制操作和UPnP/1394软件桥用于接收远程控制操作所对应的返回数据的内存地址进行映射的数据表,对于UPnP/1394软件桥的寄存器空间,采用16进制表示的48位地址范围是(FFFFF0000000-FFFFFFFFFFFF),对于UPnP/1394软件桥的内存空间,采用16进制表示的48位地址范围为(000000000000-FFFFDFFFFFFF),UPnP/1394软件桥内存管理模块通过内存映射表对该48位地址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某段内存空间的独占和防止内存碎片的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和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394设备地址表,用于记录各1394设备的信息,包括:节点ID、最大有效数据长度、最大传输速度和硬件地址;所述的硬件地址是指1394设备的唯一标示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6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