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8398.9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喻春光;杨昭坤;董伟;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变速器操纵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所使用的选档装置大部分采用在换档摆杆两侧的换档轴上各套装一套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即两个换位弹簧、两个垫圈和两个卡圈来实现换挡过程中的选位功能,此种技术方案零部件繁多,结构比较复杂,装配过程繁琐、耗时多,导致整个选档装置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单边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的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该选档装置结构简单、装配省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包括换挡箱、穿设在换挡箱中的换挡轴、换挡摆杆以及限位件,其中,所述换挡轴上套装有限位件,该限位件通过换挡箱内的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三定位构件限定轴向位移,所述限位件内换挡轴上固定换挡摆杆,该换挡摆杆可在限位件内做周向旋转并通过限位件限定轴向位移,在限位件的一侧,换挡轴上安装有一套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换挡轴带动换挡摆杆轴向移动实现变速器的选档功能,使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在能实现选档的正常功能情况下,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更为简单、装配省时。
作为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的优选,所述机构包括换位弹簧、换挡轴垫圈和换挡轴卡圈,该换位弹簧和换挡轴垫圈套装在换挡轴上,所述换位弹簧一端与限位件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换挡轴垫圈一端抵接,该换挡轴垫圈的另一端通过换挡箱上的第二定位构件限定轴向位移,在换挡轴垫圈的另一端,换挡轴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槽与换挡轴卡圈卡接固定。
为使选档装置美观,所述限位件为U型开口形状,在限位件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条形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仅使用一组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变速器换挡时的1-2档和5-R档的选位功能,以及选位时的限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档时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3 为选位5-R档时本发明的工作状态二维示意图;
图4为选位1-2档时本发明的工作状态二维示意图;
图5 为换挡箱2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限位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限位件、换挡轴、换挡摆杆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汽车变速器选档装置,包括换挡箱2、穿设在换挡箱2中的换挡轴1、换挡摆杆3以及限位件4,其中,所述换挡轴1上套装有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为U型开口形状,在限位件4的顶端中部开设有条形孔,该限位件4通过换挡箱2内的第一定位构件21和第三定位构件23限定轴向位移,所述第三定位构件23位于限位件4的左边,第一定位构件21位于限位件4的右边,所述限位件4内换挡轴1上固定换挡摆杆3,该换挡摆杆3可在限位件4内做周向旋转并通过限位件4限定轴向位移,在限位件4的一侧,换挡轴1上安装有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8。所述弹簧换位及限位机构8包括换位弹簧5、换挡轴垫圈6和换挡轴卡圈7,该换位弹簧5和换挡轴垫圈6套装在换挡轴1上,所述换位弹簧5一端与限位件4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换挡轴垫圈6一端抵接,该换挡轴垫圈6的另一端通过换挡箱2上的第二定位构件22限定轴向位移,在换挡轴垫圈6的另一端,换挡轴1上开设有卡槽,该卡槽与换挡轴卡圈7卡接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当换挡轴1从图2(空挡位置)左移时:固定于换挡轴1上的换挡摆杆3左移,而换挡摆杆3左侧与限位件4接触,进而限位件4随着换挡摆杆3左移,同时换挡轴垫圈6与换挡箱2上的第二定位构件22接触不能向左移动。所以在限位件4左移,换挡轴垫圈6不移动的情况下换位弹簧5就被压缩,当限位件4左侧与换挡箱2内的第三定位构件23接触不能再移动时整个选档机构不再移动,实现5-R档选档和选档限位的功能,从而使得变速器能够实现5-R档的选位功能。
此时各个零部件的位置情况如下:换挡轴垫圈6与换挡箱2内的第二定位构件22接触;限位件4左侧与换挡箱2内的第三定位构23接触;换挡摆杆3与限位件4左侧接触;换位弹簧5位置不变但被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液集中过滤排屑系统用龙门压滤机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黑枸杞明目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