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435.6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邱泽刚;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盛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0 | 分类号: | C10G5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油 加氢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方法属于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和气化过程中副产的具有刺激性气味,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状液体产品,是一种主要由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分达上万种物质。煤焦油产品在全世界的化工原料需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国内现有的煤焦油加工工艺存在种种弊端,很多企业直接将煤焦油作为燃料出售,这样做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十分严重。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和国家在环保方面日益严格的规范及要求,充分合理的利用煤焦油资源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
焦油加氢技术可以拖出煤焦油中硫、氮等燃烧后污染环境的物质,改善油品的气味、颜色和安定性,提高油品质量,是煤焦油综合利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煤焦油在进入加氢装置之前必须经过与处理,去除其中的水、杂质和沥青质等组分,才能使加氢过程正常进行。因此,对煤焦油预处理过程的研究,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耗和增加企业利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煤焦油中水分和杂质的预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煤焦油加氢预处理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除水
将原始煤焦油加热至70-90℃用100目的滤网过滤,然后在过滤后的煤焦油中加入破乳剂和水,保持加热温度,搅拌后静置分离水,得到除水煤焦油;
第二步,蒸馏
将所述除水煤焦油蒸馏,得到蒸出的轻油和未蒸出的重油,按重量百分比未蒸出的重油占除水煤焦油的20%;
第三步,萃取
将所述重油中加入萃取剂混匀,然后升温至100-120℃,分离出萃取剂可溶物和萃取剂不溶物,然后将萃取剂可溶物中的萃取剂蒸出后,与所述轻油混合,最后用20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预处理煤焦油。
所述原始煤焦油、破乳剂和水之比为700-1450(g):1(mL):50-100(mL)。
所述破乳剂为聚醚类破乳剂。
所述聚醚类破乳剂为酚胺醛树脂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
所述第一步除水中搅拌0.5-3小时后静置3-5.5小时分离水。
第三步萃取中所述萃取剂为芳烃溶剂。
所述芳烃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和高沸点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三步萃取中所述重油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1.2-1.8。
所述预处理煤焦油与柴油按照体积比3:1混合后用作加氢进料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经处理后的煤焦油可直接进入加氢装置。
2、蒸馏和萃取过程的结合使用,充分提取了煤焦油中的有效组分,前后两次过滤过程确保了煤焦油中的各种杂质被完全去除。
3、煤焦油转化率高,适合于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深加工。
原始煤焦油是未经任何处理的煤焦油。
第一次过滤的目的是除去原始煤焦油中固体杂质,包括运输等过程中偶然混入的煤焦油成分以外的块状或颗粒状杂质。
第二次过滤的目的是去除煤焦油中残余的少量沥青质和胶质等。过滤后的油与柴油混合后作为加氢进料油,是为了减少进料油进入加氢装置后的发热量,有利于加氢反应正常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煤焦油蒸馏的条件为常规条件。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高沸点芳烃溶剂油购自吴江宏伟环保助剂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取3528g煤焦油,加热至80℃,用100目的不锈钢网过滤,在过滤后的油中加入3ml聚醚类破乳剂和200ml水,保持加热温度,搅拌30min后静置5h,分离出水236g;将除水后的煤焦油进行蒸馏,将蒸馏剩余的20%重组分698g与605g甲苯按体积比1:1.2混合,进一步加热到100℃,分层得到甲苯可溶物和甲苯不溶物,将甲苯可溶物中的甲苯蒸出,蒸余物质量为449g,与80%蒸馏后油混合,再用200目的不锈钢网过滤,过滤后与柴油按照体积比3:1混合,得到加氢进料油。煤焦油利用率为91.9%。预处理前后的煤焦油性质见表1。
表1 预处理前后的煤焦油性质(样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盛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盛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