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模具上凹坑的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580.4 | 申请日: | 2012-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郑勇;梁剑;葛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C08L79/08;C08L83/16;C08L71/00;C08K13/02;C08K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上凹坑 修复 工艺 | ||
1.一种成型模具上凹坑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市场上购买的精细砂纸将受损的模具表面打磨抛光,并用乙醇对修复面进行清洁处理;
(2) 配置修补剂,将粘结剂与铝粉按1:2的重量配比进行配置,混配均匀;
(3)用毛刷将修补剂抹在模具受损处,并对受损面积较大的位置用毛刷进行反复涂抹堆积,每次涂抹厚度不超过2mm,每次涂抹后需等待修补剂凝固后再进行下一次涂抹,直至修补剂涂抹的厚度填充满受损处,然后放置24小时;
(4)用细砂纸对填充满受损处的修补剂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达到工艺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上凹坑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使用的毛刷可用具有软毛性质的工具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上凹坑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包括有树脂混合料与固化剂,其树脂混合料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聚酰亚胺30-35
乙烯基聚硅氮烷树脂20-25
有机硅改性聚醚橡胶 8-12
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8
纳米碳酸钙粉 5-8
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3
将上述原料混合加温至融化,然后乳化,即得树脂混合料;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使用时树脂混合料与胺类固化剂的使用质量配比为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5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