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963.1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展彬;杨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14;C12N1/20;C05F17/00;C12R1/125;C12R1/085;C12R1/685;C12R1/67;C12R1/88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作物 秸秆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解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但绝大多数秸秆被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不仅能源利用率低,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有一部分秸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肥料、饲料的传统应用模式,严重制约着秸秆利转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在农村得到广泛推广。传统的有机肥生产工艺采用直接堆肥法,由于物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有限,微生物活性低,导致腐熟时间长,产生的有机肥质量不高。利用微生物可将秸秆彻底分解,并通过微生物自身的生长可获得大量的菌体蛋白,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多种有效代谢产物具有很好的抗病虫害效果,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运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与直接堆肥法相比具有诸多优点。
中国专利文献CN101775359A(申请号200910013635.4)公开了一种直接分解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此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为液态或固态,由腊状芽孢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球状芽孢杆菌、产芽孢梭菌、丙酮丁酸梭菌、巴氏梭菌、拜氏梭菌、热纤梭菌、绿色木霉、瑞氏木霉、黑曲霉中的一株或几株,经发酵培养后,组合复配而成。该方法通过采用几种微生物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分解农作物秸秆,加快了发酵产沼气的速度,提高了沼气产量。但该复合菌剂在快速分解作物秸秆方面,仍然无法满足秸秆产生速度,寻找新的可以快速分解作物秸秆的复合菌剂成为解决目前秸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降解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降解作物秸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10088、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CCC03002、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41130、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ICC40258、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CICC41491、长柄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CCC30150、嗜热侧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ic)ACCC30346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CICC40719经固体发酵制得。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每克含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ICC10088活菌数108~1010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CCC03002活菌数108~1010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41130孢子数107~109个、黄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40258孢子数107~109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孢子数107~109个、长柄木霉(Trichoderma viride)ACCC30150孢子数107~109个、嗜热侧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ic)ACCC30346孢子数107~109个、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CICC40719孢子数107~109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州市元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