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9058.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微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0 | 分类号: | G11B33/00;G06F12/14;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移动硬盘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硬盘,尤其涉及一种全盘硬加密移动硬盘及其应用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硬盘就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更要求携带方便、传输速度快的存储产品。移动硬盘的存在也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现在的移动硬盘设备一般均采用通用串行总线与外界主机通信传输连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一种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电子产品的接口标准,其主要优点是支持即插即用、安装使用方便。
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已习惯将大量的文件存放到具有USB接口的移动硬盘中,通过它可以很容易地保存或传递文件,这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存在如下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引起重视:
1、由于移动硬盘未加密,一旦移动硬盘丢失或被盗,他人就可以轻松的翻阅移动硬盘中的数据和内容,则硬盘中的数据几乎完全丧失了保密性。隐私、机密和其他敏感信息将无疑被泄露,由此将会带来巨大损失;
2、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研发出了一些的软件加密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但是软件加密使得读取或存储信息繁琐;而且软件加密方式自身的一些缺陷导致其容易中病毒或被破解,致使资料的泄露。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安全移动硬盘繁琐和安全性能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盘硬加密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移动硬盘,包括硬盘盒、硬盘本体;所述硬盘盒包括上下两个相互配套的盖体,硬盘本体设置于硬盘盒内。
一种安全移动硬盘,还包括显示器、键盘、用于采集指纹的指纹传感器、以及用于对硬盘数据实时加解密及验证用户身份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显示器、键盘和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硬盘盒的上盖体的表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键盘、指纹传感器、硬盘本体相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的安全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控制器采用PN111安全芯片。
进一步,本发明的安全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指纹传感器采用射频活体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传感器。
进一步,本发明的安全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的传送到指纹图像处理和密钥运算引擎器件为TFS5416。
一种全盘硬加密移动硬盘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器包括USB和PN111安全芯片,所述的安全芯片中设置将存入硬盘的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对读书硬盘的加密数据分区的内容进行解密的加密内核,硬盘控制器与计算机和硬盘联接。
所述的指纹传感器收集用户的指纹信息,通过SPI总线传送到指纹图像处理和密钥运算引擎器件与所述的硬盘控制器通过SPI总线联接
进一步,本发明的安全移动硬盘及其应用方法,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加密,提取出硬盘中一定的数据进行实时解密是遵循USB2.0协议及SCSI指令集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指纹管理部分采用了不依赖于电脑软件的硬件实现方式,这是其最主要的独特之处,这种方式带来如下好处:1、没有软件管理带来的占用专用电脑的额外花费,只需供电即可完成管理工作;2、排除了指纹的软件管理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指纹存储容易泄漏的问题,安全性更好。
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阻止非法用户盗取、使用移动设备,制造成本低,使用时,只需进行用户指纹验证,便于用户操作,并且操作方便快捷,易于实现。
本发明将硬盘数据全盘硬加密与指纹识别结合起来,利用指纹识别对加密的密钥进行保护,具有使用方便,保密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硬盘,从结构上来说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硬盘盒、控制器、显示器、指纹传感器、硬盘本体。
其中,硬盘盒包括上下两个相互配套的盖体,所述显示器、键盘和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硬盘盒上盖体的表面;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键盘、指纹传感器、硬盘本体相连接,用于密钥的生成和存储、数据加解密、验证输入密码及指纹信息。
显示器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用户认证信息、提示信息等。
键盘用于输入管理员密码、管理员进行管理功能菜单的选择、新密码的输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微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微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9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