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悬浮液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0099.9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向敏;董文全;袁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2 | 分类号: | B01F3/12;C09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悬浮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浮液,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悬浮液。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硅的含水浆液或悬浮液已应用于许多领域,特别是耐火材料、造纸、混凝土工业。目前各行业使用的二氧化硅悬浮液都希望具有较高的固含量,而高固含量的悬浮液通常具有较高的粘度,造成使用困难,且储存时间受到限制,有沉淀或絮凝的现象。商业上高固含量、储存性能较好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又多是经过严格、复杂的生产工艺,通过有机、无机等多种分散剂,严格把握浆体的酸碱性(PH值)、电位性,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硅悬浮液,高固含量、储存稳定, 适于泵送、喷涂等多种作业方式, 制作方便。
二氧化硅悬浮液,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硅微粉10-50份、分散剂0.05-0.75份、黄原胶0.05-0.30份和水50-90份。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悬浮液,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硅微粉30-40份、分散剂0.10-0.40份、黄原胶0.10-0.20份和水70-80份。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悬浮液以硅微粉为基础,所述硅微粉是由天然石英(SiO2)或熔融石英(天然石英经高温熔融、冷却后的非晶态SiO2)经破碎、球磨(或振动、气流磨)、浮选、酸洗提纯、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二氧化硅微粉。细度小于1微米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0.1-0.3微米,比表面积为20-28m2/g。
本发明应用聚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解凝剂,聚丙烯酸钠或聚甲基丙烯酸钠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多种分散体系中。本发明人发现,该分散剂,对二氧化硅粉体的解凝作用特别显著,极其微量的聚丙烯酸钠,如0.05wt%就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而且即使经过长期的储存也不会出现絮凝现象。
本发明所述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黄原胶溶胶分子能形成超结合带状的螺旋共聚体,构成脆弱的类似胶的网状结构,所以能够支持固体颗粒、液滴和气泡的形态,显示出很强的乳化稳定作用和高悬浮能力。在本发明中,主要利用了黄原胶的这一性能,对硅微粉分散体进行悬浮稳定。
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可以采用本行业常规方法制备而成,例如:先将分散剂和黄原胶溶解于水中,再加入硅微粉,高速搅拌,分散,陈腐一天后即可制得二氧化硅悬浮液。
本发明中,对PH值要求不高,在PH=3-10广阔范围内均可调整为稳定体系,视悬浮液的应用环境而调配。
需要说明的是,为改善其他性能,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悬浮液可适量引入消泡剂、防腐剂等外加剂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二氧化硅悬浮液,高固含量、储存稳定, 适于泵送、喷涂等多种作业方式,并且制作方便,pH值适用范围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二氧化硅悬浮液配方:
水 240kg;
硅微粉 160kg;
聚丙烯酸钠 216g;
黄原胶 320g。
将黄原胶和聚丙烯酸钠溶解于水中,再加入硅微粉,高速搅拌均匀可制得二氧化硅悬浮液。
实施例2:
二氧化硅悬浮液配方:
水 240kg;
硅微粉 160kg;
聚甲基丙烯酸钠 300g;
黄原胶 320g。
先将分散剂和黄原胶溶解于水中,再加入硅微粉,高速搅拌均匀,分散,陈腐一天后即可制得稳定的二氧化硅悬浮液。
实施例3:
按表1对应实施例3的数据进行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2所述方法即可制得稳定的二氧化硅悬浮液。
实施例4:
按表1对应实施例4的数据进行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2所述方法即可制得稳定的二氧化硅悬浮液。
实施例5:
按表1对应实施例5的数据进行称取各原料,采用实施例2所述方法即可制得稳定的二氧化硅悬浮液。
实施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0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声速判定压电陶瓷相变的方法
- 下一篇:多孔铁粉、其制造方法及电波吸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