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308.1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付梓;邵启雁;黄明军;沈广俊;汪少华;崔卓立;郭青松;王荣涛;吴洪章;王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截面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指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与普通的地下连续墙施工相比,变截面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加工制作、钢筋笼起吊吊点的设计、以及空腔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选择等一些列的要求,施工难度较大。其中,在地连墙钢筋笼加工制作中,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由钢筋、型钢柱等组成,型钢柱体量大,加工制作难度大,同时设计要求进行焊缝检测、探伤检测,直接牵制工期的进度,且现场焊接的质量无法保证。在钢筋笼吊点的设计中,现有的扁担梁上滑轮个数为二,钢筋笼垂直起吊后偏心受力,使得钢筋笼呈倾斜状态,难以将钢筋笼放入槽内。在变截面空腔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的选择中,空腔范围内如何处理,成为本工程的重难点,若直接浇筑素混凝土与另一侧墙顶相平,增加混凝土材料费用,且增加日后的打凿工程量,若采用侧面封钢板,空腔部位填充沙袋,容易造成墙体倾斜,给工程带来重大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实现了一种成本低且降低后续工程打凿工程量的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施工质量稳定、施工便捷的特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放线;
导墙施工;
设置泥浆池;
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
抓斗机取土形成成槽;
成槽清孔;
钢筋笼吊装准备;
钢筋笼吊装;
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
在上述导墙施工步骤中,在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外围浇筑导墙;所述导墙的顶端向外延伸。
上述地下连续墙槽段引孔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预定的地下连续墙的各转角位置开设第一引孔;
对各所述第一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
沿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边缘间隔形成复数个第二引孔;
对各所述第二引孔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上述抓斗机取土步骤中:根据一监测系统控制所述抓斗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的偏差在一预设范围内,取土并形成一成槽;同时通过注入泥浆维持所述导墙之间泥浆液面的稳定。
在上述成槽清孔步骤中:
利用清孔机对所述成槽进行清理,直至所述成槽内的含砂率<7%,泥浆比重为1.15~1.25。
上述钢筋笼吊装准备步骤进一步包括:
设置钢筋笼的吊点,增加扁担梁上滑轮和吊点的个数;
将复数条吊筋与钢筋笼的主筋焊接,并在所述钢筋笼上设置复数个U型口;
在每一所述U型口内插入一方形钢棒。
上述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浇筑及方形沉箱的组装及吊运填充步骤进一步包括:
布置导管;
通过所述导管对所述成槽浇筑混凝土,并保持所述导管管口与混凝土面同步上升;
直至混凝土浇筑到预设变截面高度后,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取出导管;
将复数个塑料管整列布置并绑扎,并将一钢筋托架和一钢筋箍帽通过复数根穿设于所述塑料管内的钢筋焊接固定于所述塑料管的两端,形成方形沉箱;
将所述方形沉箱吊装到所述成槽内的变截面预设空腔处;
在所述塑料管内填充碎石;
再次布置导管;
浇筑变截面上部较窄的墙体部分直至预定墙顶标高。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增加了滑轮和吊点的个数,保证了钢筋笼起吊后的受力平衡,使得钢筋笼保持水平状态,从而能够顺利放入成槽内。采用塑料管填充变截面形成的空腔,结构稳定,安全性强,工期短、成本低,且不会增加日后的工程量。实现了一种成本低且降低后续工程打凿工程量的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施工质量稳定、施工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变截面吊筋布置A-A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导墙的导管布置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地下连续墙变截面施工方法的方形沉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混凝土双降翻模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黑色涤纶织物的增深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