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313.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展;刘炜;李萍萍;杨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3/08 | 分类号: | A01D4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喂入 联合收割机 配套 调式 秸秆 扩散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
背景技术
秸秆的全量还田对联合收割机作业中秸秆粉碎抛洒的均匀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久保田、洋马等品牌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均装配了扩散装置,我国也开发了半喂入收割机秸秆扩散器(张宝君.半喂入收割机秸秆扩散器.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78542U),并均采用了双向螺旋结构,通过双向螺旋的推送,或加以导流板的辅助,以扩大秸秆抛洒幅宽并改善抛洒均匀度。但是不同扩散装置的螺旋面参数与导流结构参数不一,抛洒效果亦缺乏客观的试验分析手段与比较评价结果。同时,作物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作物品种、种植密度差异较大,上述扩散器的适应能力值得探讨。目前尚未有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类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扩散器的参数优化试验研究和作业适应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达到扩散器螺旋面参数与导流结构参数调整设定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轴间调整板上的通槽,可更换不同大小的左旋弹性螺旋面和右旋弹性螺旋面并通过拉/压改变其长度,从而试验分析不同左旋弹性螺旋面和右旋弹性螺旋面的长度、大小配置对秸秆抛洒均匀度与幅面宽度的影响。利用导流板通槽与防护板通槽,可以自由设定多个导流板的安装角度与相对位置,从而对导流板的数量、角度与位置配置对秸秆抛洒均匀度与幅面宽度的影响展开试验分析。
本发明由双向螺旋搅龙、搅龙轴端支撑装置、粉碎秸秆导流装置组成;双向螺旋搅龙设于搅龙轴端支撑装置上;双向螺旋搅龙包括中间轴、左旋弹性螺旋面、右旋弹性螺旋面;所述中间轴由光轴、轴端固定板、轴间调整板组成;所述光轴两端分别开有通孔,并焊接有轴端固定板,轴端固定板上开有两通孔,光轴中间焊接有轴间调整板,轴间固定板上开有两个调整板通槽;所述左旋弹性螺旋面旋向为左旋,并沿轴线方向伸缩,所述左旋弹性螺旋面两端各开有两个通孔,所述左旋弹性螺旋面的一端与轴端固定板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左旋弹性螺旋面的另一端与轴间调整板的调整板通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旋弹性螺旋面旋向为右旋,并沿轴线方向伸缩,所述右旋弹性螺旋面两端均开有两个通孔,所述右旋弹性螺旋面的一端与轴端固定板的通孔通过螺栓连接,右旋弹性螺旋面的另一端与轴间调整板的调整板通槽通过螺栓连接。
粉碎秸秆导流装置包括防护板和多个导流板;防护板上开有水平方向的防护板上通槽和防护板下通槽;防护板上通槽的长度大于防护板下通槽;导流板的上侧开有竖直方向的导流板通槽,下侧开有通孔,由螺栓螺母分别穿过导流板上的导流板通槽和防护板上通槽、螺栓螺母分别穿过通过导流板上的通孔和防护板下通槽,将多个导流板固定于防护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性螺旋面和通槽简单结构,达到螺旋面长度、大小和导流板角度、相对位置的调节设定,从而有效完成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和增强对不同作物及栽种密度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拆卸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流板与背板可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托盘俯视示意图。
图中1.轴承罩,2.支板,3.左旋弹性螺旋面,4.防护板,5.导流板,6.带轮,7. 右旋弹性螺旋面,8.中间轴,9.轴端圆筒,10.轴承端盖,11.搅龙轴承,12带轮轴承,13.短轴,14.轴端固定板,15.轴间调整板,16.调整板通槽,17. 光轴,18.导流板通槽,19.通孔,20.防护板上通槽,21. 上通槽标尺,21.防护板下通槽,22. 下通槽标尺,23.支板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配套的可调式秸秆扩散器由双向螺旋搅龙、搅龙轴端支撑装置、粉碎秸秆导流装置所组成,双向螺旋搅龙设于搅龙轴端支撑装置上。其中双向螺旋搅龙包括中间轴8、左旋弹性螺旋面3、右旋弹性螺旋面7。
所述中间轴8由光轴17、轴端固定板15、轴间调整板15组成。光轴17两端分别具有通孔,并焊接有轴端固定板14,轴端固定板14上开有两通孔。光轴17中间焊接有轴间调整板15,轴间固定板15上开有两个调整板通槽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镁合金超疏水表面的方法
- 下一篇:α-葡聚糖酶和工程菌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