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可视电源线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483.0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殷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依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B7/00;H05B3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83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电源线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线插头,尤其是一种能够显示电流大小的电可视电源线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线均采用不透明的绝缘导线来传输电流,无法对电源线中传输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进行显示。虽然当电源线连接的电器的用电量超过电源线的额定电流时,电源线会由于传输电流过大而导致发热严重,能够通过触摸电源线来感知传输电流过大。但采用该方式对电源线传输电流的方式进行感知不仅危险,而且由于电源线不能够通过可视的方式直接观察电源线的电流传输状况,使电源线的过流情况很容易被忽略。每年由于电源线过载造成电路的短路事故不计其数,甚至出现由于处理不及时的,酿成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EL发光线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产品,常用作装饰或者灯饰使用。中国专利CN02115607.7中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线及其制作方法。该发光线包括由至少一股线状导体构成的中心电极,该中心电极的外面覆盖有一层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介质层。该绝缘介质层的外面覆盖有一层由粒径小于20纳米导电材料构成的透明导电层。在构成透明导电层的纳米级导电材料的同时也渗透在构成发光物质层的荧光粉末和粘结剂混合物所形成的空隙内,透明导电层上螺旋缠绕有由至少一根线状导体构成的外电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显示电源线是否通电或者传输电流大小和/或方向的电可视电源线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可视电源线插头,包括一插头、连接端,以及分别连接该插头和连接端的主导线,还包括发光缆线和控制模块,所述发光缆线包括至少三组、每组至少一根发光线,各组发光线平行呈螺旋状缠绕;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主导线和发光缆线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主导线中传输电流的状态来控制各组发光缆线依次逐段发光的频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电源电路、电流传感器、控制器和输出单元,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主导线并联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通过该电源电路检测主导线中传输电流的大小和/或方向;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流传感器和输出单元连接,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发光缆线的发光线和辅助导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插头或者连接端之中。
优选的,所述发光线为EL发光线,各组发光线呈螺旋状缠绕于所述主导线的外侧或者各组呈螺旋状缠绕在一起与所述主导线平行放置。
更优选的,所述发光线为发光芯线,所述发光缆线还包括至少一辅助导线,所述辅助导线缠绕于所述发光芯线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发光芯线缠绕于所述主导线的外侧或者各组发光芯线缠绕在一起与所述主导线平行放置。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缆线的各组发光线依次导通的频率为0.05~4.5秒/次。
具体的,所述主导线包括零线、火线和地线。
进一步,还包括一透明或者透光的外套层,所述外套层包裹于所述主导线和发光缆线的外侧;所述外套层包裹所述主导线和发光缆线形成的电缆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扁形。
优选的,所述插头为单端子的插头或者多端子的插头,所述连接端为插线板或者电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可视电源线插头通过电流传感器检测主导线中传输电流的大小和/或方向,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来控制发光缆线依次逐段导通的频率/方向来显示主导线中传输电流的大小/方向。通过发光缆线依次导通形成的像流水一样的发光状态来模拟当前电源线中传输电流的状态,实现该电源线“可视”的目的。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源线结构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源线结构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仅发光缆线和电源线);
图中:
1—插头;2-控制模块;21—电源电路;22—电流传感器;23-输出单元;24-控制器;311-火线;312-零线;313-地线;321-发光线;322-辅助导线;33-外套层;4-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依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依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反应器的急冷装置
- 下一篇:移位寄存器单元及液晶显示器栅极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