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欠压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808.5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T·康;A·杨;D·康纳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快捷半导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春元;李家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系统 | ||
本申请要求2011年3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67210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整体内容在此通过参考结合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压保护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欠压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电源经常具有瞬变电压事件,其会对从该电源接收功率的电子装置造成显著损坏。虽然大多数装置包括过压瞬变保护电路(例如静电放电电路(ESD)、接地故障容许电路等等),但是欠压瞬变事件经常没有经过检测和管理。例如,当电源连接器、插口或适配器起初附接到电子装置和/或从电子装置分离时,可能发生欠压瞬变事件。在欠压瞬变事件期间,大电流可能开始流过该装置,并且在该过程中过压瞬变保护电路、电子装置或两者可能会被损坏。
附图说明
所要求的主题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与该主题相一致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变得更清楚,该描述应当参考附图考虑,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系统;
图2示出了图1的欠压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电压瞬变分流电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2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操作的示意图,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处于过压瞬变状况的图3的电压瞬变分流电路;
图5是示出图2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操作的示意图,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处于欠压瞬变状况的图3的电压瞬变分流电路;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来说,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向耦接到电源轨的电子装置/电路提供欠压保护的欠压保护系统(以及各种方法)。一般地,该欠压保护系统可以提供在电源耦接的输入处,并且操作来分流由发生在远离电子装置/电路的电源轨上的欠压和过压状况导致的瞬变电流。有利地,符合本公开的欠压保护系统可以耦接到多种电源配置,用于为电子装置/电路提供电压瞬变保护,同时允许使用传统的高压ESD电路,并有助于电子装置/电路的稳态操作。
图1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系统100。作为一般概述,该欠压瞬变(UVT)保护系统100包括耦接至电源102的欠压保护电路104,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高压ESD电路110耦接至电源102。电子装置/电路112可以与欠压保护电路104并联耦接至电源102,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欠压保护电路104和高压ESD电路110的组合并联耦接至电源102。
一般地,欠压保护电路104被配置为分流由可能发生在电源102上的欠压和过压事件导致的瞬变电流,从而使得该瞬变电流不会完全提供给电子装置/电路112,或完全从电子装置/电路112提供。这里使用的术语“欠压”是指低于与电源102相关联的也与电子装置/电路112以及欠压保护电路104和高压ESD电路共用的接地(GND)或参考电势的电压事件,且该电压事件可以包括例如负压瞬变事件。这里所使用的术语“过压”是指高于与电源102相关联的稳态直流电势的电压事件,且该电压事件可以包括例如正压瞬变事件。
高电压ESD电路110可以包括传统的ESD电路,例如二极管堆叠、SCR、有源箝位电路等等,它们用于从电子装置/电路112分流电源102上的过压瞬变状况。电子装置/电路112可以包括例如与集成电路(IC)、芯片上系统(SoC)等相关联的其它电路和/或系统。
欠压保护电路104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06和电压瞬变分流电路108。控制电路106被配置为响应于电源102的电压状态来控制电压瞬变分流电路108的导通状态。例如,当电源102产生正稳态直流电势时,控制电路106可以被配置为将电压瞬变电路108设置为非导通状态,从而使得电压瞬变分流电路108,以及因此欠压保护电路104呈现与装置112并联的开路电路(或者非常高的相关阻抗),如此使得装置112在几乎不会或不会受到欠压保护电路104的影响下操作。然而,当过压或欠压瞬变事件发生在电源102上时,控制电路106可被配置为将电压瞬变分流电路108设置为导通状态,从而使得可以由瞬变事件导致的电流流动被吸引通过欠压保护电路104而非并联连接的装置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快捷半导体公司,未经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快捷半导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重整烃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谐振频率和弹性系数可调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