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城白鸭生态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1905.4 申请日: 2012-06-05
公开(公告)号: CN10265250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05
发明(设计)人: 董晓宁;翁伯琦;李文杨;张晓佩;高承芳;刘远;林碧芬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G1/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0013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连城 生态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连城白鸭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连城白鸭又称白鹭鸭,白羽、乌嘴、黑脚,原产福建省连城县。清道光绪年间被列为“珍品,贡品”,数百年来一直补祝为珍馐。《十药神书》记载,连城白鸭对人体咯血、多痰、发热等疾病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民间一直用于小儿麻疹、肝炎、痢疾、肺结核、不明原因低热高烧、烦躁失眠等辅助食疗。是药膳兼用型优良品种鸭。白鹭鸭被誉为我国唯一药用鸭,具有清热解毒,滋阳降火,祛疾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且该鸭不油腻,汤味独特,肉质鲜美,清香四溢。由于它具有其他家禽所没有的特殊药理作用及特殊的风味,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白鹭鸭这一珍禽越来越受到保健专家和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的食疗滋补佳品。

连城白鸭行动较快,爬坡和潜水,觅食和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山区梯田、垄田、水塘、湖泊上养殖,连城白鸭食性杂而广,耐粗饲,主食水草、青草、小虫、植物茎块、软体动物等。白鹭鸭传统的饲养方式放养于山溪河畔,对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并伴随着疫病寄生虫的传播。因此,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连城白鸭生态养殖方法,生产的白鹭鸭品质更优,并且保护生态和水资源不受破坏。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白鹭鸭养殖场选择山坡林地,包括山溪、坡地、水田和鱼塘;山溪穿流坡地进入水田,再流向鱼塘,鸭棚建在鱼塘边;养殖场周边种植高大茂密的速生植物形成生物围栏,将不同功能区用生物围栏分别隔开;所述同功能区包括草地放牧区、水田放牧区、鱼塘区。

所述坡地以座北朝南的向阳坡为佳,坡地坡度为5-10度。

所述草地放牧区为:在坡地上种植优良牧草和中草药,形成放牧草地,供白鹭鸭划区轮牧放养。

所述优良牧草包括宽叶雀稗、狗尾草属、百喜草、白三叶、红三叶、大翼豆、紫花苜蓿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草药包括蔓荆子、绿衣枳实、覆盆子、金银花、盐肤木、药用决明、山麦冬中的一种或几种。

各种中草药比例均等,占优良牧草比例的5%。

所述高大茂密的速生植物包括银合欢、皇竹草、杂交狼尾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水田放牧区为:在水田种植水稻和放养红萍,收获的稻谷作为白鹭鸭的饲料,水田中的红萍、软体动物供白鹭鸭自由觅食。

所述鱼塘区为:鱼塘供白鹭鸭嬉水,水面上生长的水葫芦和红萍供白鹭鸭食用。

白鹭鸭排出的粪便作为鱼的饲料,种植的高大茂密的速生植物刈割后投入鱼塘喂鱼;养鱼采用轮捕轮放,保持水体适宜的养鱼密度。

鱼塘的水用于灌溉草地放牧区。

草地放牧区、水田放牧区里分散排出的鸭粪便,被茂密的草、药植被和水稻自然吸纳;鸭棚内的粪便经发酵配制成有机肥,施用于生物围栏。

白鹭鸭养殖场各功能区不同生态小环境各具特点,并密切关联,相互承接,为白鹭鸭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链。通过溪水、饲草料和排泄物的良性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了白鹭鸭的科学饲养、高产优质、污水污物零排放,生态养殖白鹭鸭可持续发展,创造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更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城白鸭生态养殖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优选如下:

(1)白鹭鸭养殖场选择山坡林地,包括山溪、坡地、水田和鱼塘。以座北朝南的向阳坡为佳,坡地坡度为5-10度。山溪穿流坡地进入水田,再流向鱼塘,鸭棚建在鱼塘边。鸭棚周边可种上长青树,鱼塘堤上栽种垂柳。整个鸭场周边用生物围栏(银合欢、皇竹草、杂交狼尾草等)围护,不同功能区(包括草地放牧区、水稻田放牧区、鱼塘区)用生物围栏分别隔开。

(2)坡地上种植优良牧草(包括宽叶雀稗、狗尾草属、百喜草、白三叶、红三叶、大翼豆、紫花苜蓿等)和中草药(蔓荆子、绿衣枳实、覆盆子、金银花、盐肤木、药用决明、山麦冬等),形成放牧草地,供白鹭鸭划区轮牧放养。优良的牧草和草地上的昆虫为白鹭鸭提供丰富的营养,在草地上自由觅食中草药增加白鹭鸭的药效功能。

(3)水田种植水稻和放养红萍,收获的稻谷作为白鹭鸭的饲料,水田中的红萍、软体动物供白鹭鸭自由觅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