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隙连通性可控的人工骨支架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2191.9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汪焰恩;魏庆华;李鹏林;秦琰磊;杨明明;叶东东;龙水军;潘飞龙;郭叶;魏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隙 连通性 可控 人工 支架 制备 | ||
1.一种连通性可控的生物陶瓷微球人工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理论计算或模拟仿真,生成数量比为a、直径分别为D和d的小球,其中直径为D的小球表示生物陶瓷小球,直径为d的小球表示可降解小球,D>d;
步骤2、将数量比为a、直径分别为D和d的小球均匀混合,并在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的模拟重力作用下进入虚拟容器,最终达到稳定;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模型中的直径为D的小球删除,留下直径为d的小球,根据剩下小球到任意其他小球的球心距S与小球直径d之间的关系,判断小球之间是否连通,如果S≤d,则认为小球之间互相连通,否则认为小球之间不连通,从而得到模型的连通性;
步骤4、通过改变两种小球的直径D和d或两种小球的数量比a,并重复步骤1-3,得到一种符合要求的特定连通性的模型,记下此时两种小球的直径D和d,以及两种小球的数量比a;
步骤5、计算机处理人工骨支架三维CAD模型,将其从下至上顺序分割成间距为Δh的二维截面图形N份,第i份截面图形面积为Ai,其中Δh的大小为生物陶瓷小球的直径D;
步骤6、将步骤5中输出的N份二维截面图形导入三维打印机;将生物胶黏剂装入三维打印机的储液腔,按照步骤4算出的数量比a将直径为D的生物陶瓷小球和直径为d的可降解小球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小球;
步骤7、i=1,在成型工作台上均匀的铺上一层混合小球;
步骤8、启动三维打印机,把第i层生物胶黏剂喷洒到第i层混合小球上;然后再均匀铺上一层混合小球,形成第i+1层;
步骤9、判断i值;如果i<N-1,则:i=i+1,重复步骤8;否则:进入步骤10;
步骤10、支架制作完毕,取出支架;然后将支架放入到蒸馏水中,待直径为d的可降解小球完全溶解后取出,并用生物溶解液反复浸泡和冲洗,最后对支架进行真空烘干处理,得到满足步骤4中特定连通性的生物陶瓷微球人工骨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1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