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2647.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耀;许之娜;李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耀 |
主分类号: | A61K36/59 | 分类号: | A61K36/59;A61P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分泌 中耳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名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等,是中耳腔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形成了病理性分泌物的积聚,从而造成了中耳功能的下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使中耳腔内的结构粘连、硬化,而造成几乎永久性的听力下降。相当于中医所称的“痰饮”,而究其来源,多为风邪侵袭、肝胆湿热、气滞血瘀、邪毒滞脏腑虚损所致。一般西医治疗一般采用消炎、滴鼻、抗菌、脱敏等治疗,但对于病情重、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者,上述方法往往很难奏效,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突出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黄芩、蒲公英、皂角刺、山茱萸、黄滕、三颗针、白药子、甘油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黄芩20-40g、蒲公英10-20g、皂角刺10-20g、山茱萸10-20g、黄滕10-20g、三颗针10-20g、白药子10-20g、甘油100-150ml。
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最佳选择为:黄芩30g、蒲公英15g、皂角刺15g、山茱萸15g、黄滕15g、三颗针15g、白药子15g、甘油120ml。制备方法如下:将黄芩、蒲公英、皂角刺、山茱萸、黄滕、三颗针、白药子置于1000ml蒸馏水中浸泡30min,用小火煎至约100ml,滤过另放,再加入500ml蒸馏水,用小火煎至80ml,滤过,合并两次滤过液,再用小火煎至约100ml,最后加入甘油即得。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芩:苦、寒,归肺、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外用于痈肿疮毒、湿热痞闷。
蒲公英: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热淋涩痛。
皂角刺:辛、温。归肝、肺经。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用于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等。
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耳鸣等证。黄滕:苦、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黄疸,胃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饮食中毒,输卵管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阴道炎,疮疖,烧烫伤等。
三颗针: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利,腹泻,黄疸,湿疹,疮疡,口疮,目赤,咽痛。
白药子:辛、苦、凉,归肺、胃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等。
分泌性中耳炎在祖国医学中属“耳胀”、“耳闭”的范畴,是以耳闷堵感为主要症状的耳病。病的初起以耳胀为主,并见耳闷,病久则耳内有物阻感,听力减退,称为耳闭。本发明中黄芩、蒲公英、皂角刺、黄滕、三颗针、白药子清热解毒,燥湿消肿,消痈散结;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甘油具有渗透引湿作用,以帮助药液渗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燥湿之功。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8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分泌性中耳炎10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年龄6-50岁,病程多在7天-1年,平均年龄34.6岁。
2、诊断标准
患耳有不同程度耳堵、耳闷,听力下降,自听增强,间歇性耳鸣或轻微耳痛。耳镜检查:鼓膜完整,混浊,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内陷,活动度差;或声阻抗测听耳为B型或C型曲线,声反射消失,纯音听阈测试均为传导性聋(20-50dB)不等,听力损失以低频音为多。
3、治疗方法
3.1处方:黄芩30g、蒲公英15g、皂角刺15g、山茱萸15g、黄滕15g、三颗针15g、白药子15g、甘油120ml。
3.2制备及使用方法:黄芩、蒲公英、皂角刺、山茱萸、黄滕、三颗针、白药子归置于1000ml蒸馏水中浸泡30min,用小火煎至约100ml,滤过另放,再加入500ml蒸馏水,用小火煎至80ml,滤过,合并两次滤过液,再用小火煎至约100ml,最后加入甘油即得;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耳内分泌物,然后滴入此药液,每日3次,每次1-2ml,10天为1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耀,未经张英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