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高楼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683.8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亮;高浩;王震;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高楼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都没有成熟的用于高楼逃生的产品,研究领域现有的典型高楼逃生装置在功能、原理、结构及实用性等方面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经过调查发现,当前研究领域较为热门的高楼逃生装置大致可分为电磁阻尼式、液压阻尼式、无级变速式和手动操作式四种类型。其中,电磁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在火灾工况中,绕组及其电器元件的绝缘性与工作稳定性很难保证,因此可靠性较差。液压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液压油及液压系统密封元件具有很强的温度敏感性,在火灾中很难保证装置正常工作。因此,安全可靠性不足,一直是限制电磁阻尼式、液压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发展的瓶颈。为实现逃生过程中下降速度连续可调的功能,设计人员研制了无级变速式高楼逃生装置,但该类型逃生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操作不方便,因此也没能在市场上推广。手动操作式高楼逃生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当前的此类装置一般采用蜗杆机构串联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方案,当蜗杆头数z=1时,可实现反行程自锁。但这种装置从手柄动力源至绳索自由端传动比过大,操作极为不便。因此,此类装置虽安全可靠,成本较低,但由于人在情绪紧张情况下容易操作失误,也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器,该逃生器可靠性高,成本低。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高楼逃生器,包括传动变矩机构、阻尼机构和支架;所述传动变矩机构包括绕线轮、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空心轴、第二空心轴和主轴;所述主轴支撑在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空心轴套装在所述主轴上,在所述第二空心轴和所述主轴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所述第一空心轴套装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在所述第二空心轴和所述第一空心轴之间设有滚针轴承,绕线轮固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所述绕线轮缠绕有钢丝绳;所述第一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固装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第一太阳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的三个第一行星齿轮和与三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一定轴齿圈,三个所述 第一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固装在所述第一空心轴上,所述第一定轴齿圈固定在支架;所述第二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固装在所述主轴上的第二太阳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的三个第二行星齿轮和与三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二定轴齿圈,三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安装在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固装在所述第二空心轴上,所述第二定轴齿圈固定在支架;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阻尼机构。
所述阻尼机构为离心摩擦器,所述离心摩擦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圆盒形壳体,所述圆盒形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主轴固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布有三个瓣形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通过位于其一侧的销轴铰接在所述转盘,所述摩擦块的外缘压紧在所述圆盒形壳体盒壁的内侧;相邻所述摩擦块之间夹压有第一弹簧。
所述阻尼机构为抱闸式摩擦制动器,所述抱闸式摩擦制动器包括与所述主轴固接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两侧分别设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铰接在杠杆的中部,所述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压套铰接,所述压套套装在丝杠上,所述丝杠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螺纹旋向相反,在所述丝杠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上分别连接一丝母,在所述丝母和所述压套之间夹压有第二弹簧。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轴一端的离心摩擦器和安装在所述主轴另一端的抱闸式摩擦制动器;所述阻尼机构为离心摩擦器,所述离心摩擦器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的圆盒形壳体,所述圆盒形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主轴固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均布有三个瓣形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通过位于其一侧的销轴铰接在所述转盘,所述摩擦块的外缘压紧在所述圆盒形壳体盒壁的内侧;相邻所述摩擦块之间夹压有第一弹簧;所述阻尼机构为抱闸式摩擦制动器,所述抱闸式摩擦制动器包括与所述主轴固接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两侧分别设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铰接在杠杆的中部,所述杠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压套铰接,所述压套套装在丝杠上,所述丝杠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螺纹旋向相反,在所述丝杠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上分别连接一丝母,在所述丝母和所述压套之间夹压有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