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加热保温饭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962.4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祥;潘一;杨双春;马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J3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太阳能 加热 保温 饭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饭盒,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加热保温饭盒。
背景技术
人们在上班时,常常需要带饭带水,但是现在许多的饭盒并不具有加热的功能,更没有烧热水的功能,人们经常吃的是凉饭凉菜,一方面饭菜凉了没有口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市面有一些加热的饭盒,有的只能用电加热,有的通过化学反应或燃料加热,但使用化学燃料会污染环境。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其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方便易得。将电源与太阳能相结合的多功能加热饭盒市面上还没有销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加热保温饭盒,由太阳能电池板、盒盖、外壳、中壳、内壳、蓄电池、电热丝、储水层、真空层、饭盒主体、充电插孔、蓄电池开关、导线、金属触点、储水层盖、可动把手和绝缘层组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户外阳光充足的时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充电,再由蓄电池对电热丝供电,电热丝产生热量加热储水层,实现对食物加热保温同时亦可提供饮用热水;亦可通过电源为蓄电池充电;还可以在储水层中直接加入热水,提供热量。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壳、中壳、内壳均由不锈钢制成,且外壳做绝缘处理,防止导电。中壳与外壳之间是真空层,减少热量损失。可动把手方便提起饭盒,方便从储水层向外倒水。储水层上端设置带有螺纹的储水层盖,保证储水层的密封。当合上盒盖的时候,蓄电池金属触点与电热丝金属触点联通,形成闭合回路;盒盖上设置蓄电池开关,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在开关关闭时,为蓄电池充电,在开关开启时,蓄电池则对电热丝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为电热丝供电,加热饭盒,节省能源;亦可直接利用电源为蓄电池充电;储水层在起到加热保温作用的同时,还可提供饮用热水,适合于日常工作中需要带饭以及外出游玩的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太阳能电池板、2为盒盖、3为外壳、4为中壳、5为内壳、6为蓄电池、7为电热丝、8为储水层、9为真空层、10为饭盒主体、11为充电插孔、12为蓄电池开关、13为导线、14为金属触点、15为储水层盖、16为可动把手、17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用不锈钢分别制成无盖的外壳3、中壳4与内壳5,外壳3做绝缘处理;电热丝7与中壳4紧密相连,并由导线13引出到外壳3的上端,与金属触点14相连;将外壳3、中壳4、内壳5依次套在一起,外壳3、中壳4、内壳5上端用不锈钢板焊接,其中内壳5与中壳4之间留出一个带有螺纹的圆孔,可将储水层盖15旋上,再将中壳4与外壳3之间抽真空。
利用制作外壳3的方法,制成一个与外壳3大小相适合的双层盒盖2,把太阳能电池板1固定在盒盖2顶端,在盒盖2内外层空隙之间放入蓄电池6,并用导线13将太阳能电池板1与蓄电池6相连接,再把蓄电池6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13引出,与金属触点14相连;在盒盖2的一侧,装入一个充电插孔11,用导线13把充电插孔11和蓄电池6相连;在盒盖2的另一侧装有蓄电池开关12。
将饭菜放入饭盒主体10中,合上饭盒的盒盖2,放置于阳光下,由于金属触点14处采用自动接触式,当合上盒盖2的时候,蓄电池6与电热丝7通过金属触点接触,自动组成闭合回路,太阳能电池板1对蓄电池6进行充电,再由蓄电池6对电热丝7供电,提供热量为储水层加热,储水层升温同时,为食物加热。也可以通过充电插孔11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开关12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决定是对电热丝7供电还是对蓄电池6充电。由于中壳4与外壳3之间是真空层9,降低热对流,减少热量损失,也可以对水和食物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