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3424.7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0 | 分类号: | B21B3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精 轧机 agc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自动厚度控制(AGC)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热连轧精轧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身控制思想建立一种AGC自适应控制方法,以提高精轧机组出口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解决AGC设定模型不能解决的轧制过程中换规格前几块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热连轧企业生产中,带钢厚度控制中都存在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目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只有厚度计AGC和监控AGC两个功能。厚度计AGC具有实时性的特点,但是,它对带钢厚度的控制精度取决于AGC设定模型对精轧机架的辊缝、轧制力的预设定,而AGC设定模型的预设定值计算由于涉及精轧入口中间坯的温度、材质等众多因素,其设定值总是与实际值相差较多,如轧制力往往相差200吨左右,从而导致厚度计AGC对带钢头部厚度的控制存在偏差;监控AGC由于其自身控制上存在的滞后现象的特点,需要根据检测到的带钢厚度数据,来调整后续带钢的控制数据,不能解决带钢头部厚度精度的问题。二、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没有AGC自适应功能。目前解决热连轧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的问题,只有不断地优化、提高AGC设定模型的设定精度,但是,依然存在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AGC设定模型的自适应具有滞后性、逐步优化的特点,它需要根据前一块带钢的轧制数据去优化计算后续轧制带钢的设定数据,且一般都需要轧制3块以上的带钢才能优化到最优结果,因此,它是解决不了轧制过程中换规格的前几块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所以,随着热轧企业对产品厚度控制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为了解决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的问题,除了进一步提高AGC设定模型预设定的准确性外,从AGC设定模型之外,利用热连轧精轧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身控制思想,开发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功能,提高了精轧机组厚度计AGC的控制精度,从而实现提高带钢头部厚度控制精度是十分必要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91111673.7公开了“中厚板轧制辊缝值的设定方法”,涉及一种中厚板轧机的计算机控制方法,特别是中厚板高精度轧制辊缝值的设定方法,通过对实时厚度最佳分配、轧制过程自适应和轧机弹跳方程得出辊缝设定值,从而达到命中目标厚度和板形平直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实时厚度最佳分配由中厚板轧制影响系数计算得到,轧制过程辊缝自适应由第二、三道实测压力与设定压力差的平均值得到,从而修正第四道至成品道的辊缝设定值,轧机弹跳方程按实测轧制力大于或小于压靠力,分别用线性方程或非线性方程计算。使用本方法可进一步减小异板差,提高板型平直度,从而显著提高成材率和产值。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16254.5公开了“利用前滑自适应动态修正带钢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涉及一种利用前滑自适应动态修正带钢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是采用自动控制的反馈原理对前滑模型进行优化,对现有 AGC控制系统不进行厚度控制调节的中间机架进行控制,通过对实际厚度偏差进行采集处理,来调整目标的实际前滑值,然后利用前滑自适应方法修正前滑设定值,这样也就是间接地调整了轧辊速度,从而达到改善带钢厚度偏差的目的。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特点是实现简单,反应速度快。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63591.3公开了“利用辊缝自适应提高精轧带钢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涉及精轧带钢生产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轧带钢的厚度控制方法。一种利用辊缝自适应提高精轧带钢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一张按带钢层别进行索引的辊缝修正量静态表格;带钢轧制前,判断当前卷带钢的层别确定调用的辊缝修正当前值,将辊缝修正当前值和各机架的零点修正当前值相加得到各机架的辊缝模型学习系数用于轧制设定预计算;带钢轧制后,检测得到带钢终轧厚度值和精轧末机架实际辊缝值,计算得到带钢终轧厚度偏差、初始辊缝偏差值和辊缝修正的更新值,如本卷带钢所处的层别与前一卷带钢不同时,则将辊缝修正更新值存入辊缝修正量静态表格;收集各机架的轧辊速度、辊缝、轧制力、终轧厚度实测数据,进行辊缝的零点修正。本发明联合使用辊缝修正值和零点修正改善了辊缝模型在轧制计划规格多变情况下的自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模型的设定精度,实现对带钢厚度的精确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攀登高压电器瓷套的专用鞋
- 下一篇:组合式陶瓷烟灰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