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3681.0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智勇;刘爽;张怀武;唐晓莉;苏桦;白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9 | 分类号: | G01R33/09;G01R3/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置 磁阻 传感器 探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包括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和位于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表面两端的金属对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对电极(3)之间的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两面分别沉积有一层钴铁氧体薄膜(1);上下两层钴铁氧体薄膜(1)具有沿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长度方向一致的硬磁相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铁氧体薄膜(1)厚度在200纳米到2微米之间。
3.一种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非晶带状磁性材料;将非晶磁性薄带材料裁剪成相同大小的单元材料,记为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然后对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作清洁处理;
步骤2:沉积钴铁氧体薄膜;采用射频磁控溅射薄膜制备工艺,在清洁处理后的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两面沉积钴铁氧体薄膜(1);
步骤3:光刻;采用光刻工艺,刻蚀掉两端部分钴铁氧体薄膜(1),在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表面留出金属对电极(3)的沉积位置;
步骤4:充磁;利用充磁机对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两面沉积的钴铁氧体薄膜(1)进行充磁处理,使得上下两层钴铁氧体薄膜(1)呈现出沿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长度方向一致的硬磁相特性;
步骤5:金属电极制备;在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表面留出的金属对电极(3)的沉积位置沉积金属材料作为金属对电极(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清洁处理首先用常规弱酸、弱碱溶液清洗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然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干氮吹干待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铁氧体薄膜(1)的厚度控制在200纳米到2微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沉积钴铁氧体薄膜时的靶材为CoFe2O4;具体射频磁控溅射工艺为:背底真空<5×10-6mbar,氩气工作气压9×10-4~9×10-3mbar,氧氩比0.1~0.25,射频溅射功率50-200W。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偏置巨磁阻抗传感器探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制备金属对电极时,金属对电极可在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单面制备,也可在非晶带状磁性材料(2)两面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6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