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309.1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亮;江峰;臧军;焦凯;邓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名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0 | 分类号: | C04B24/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混凝土 吸附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粉煤灰主要是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中从烟道排出、主要经除尘器收集下来的固体颗粒即为粉煤灰。粉煤灰粒子以其球形的颗粒形貌,被公认为具有能改善混凝士的工作性并且能通过火山灰反应提高长期强度、能够降低混凝土用水量、降低混凝土水泥掺量从而减少因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等实用价值。
其中,含粉煤灰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被称之为粉煤灰混凝土,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政策的推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粉煤灰含有未燃烧的碳粒,其对引气剂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从而造成在引气剂使用过程当中掺量增加或含气量经时损失的增大,给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给混凝土耐久性带来了隐患。由于粉煤灰烧失量以及细度的不同,其对引气剂的吸附量不同,引气剂掺量不足,混凝土工作性差,难以施工,引气剂掺量过大,混凝土强度会大幅降低。另外粉煤灰中未燃烧的碳粒,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也增加了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气效果较小,且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以及耐久性的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芳香族氨基小分子5-10份、芳香族磺酸盐 12-26份、醇类衍生物 38-50份、邻羟基苯甲酸盐 8-14份、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 3-8份、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 3-10份、有机硅烷 6-10份。
其中,所述芳香族氨基小分子为苄胺、二苯甲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芳香族磺酸盐为二异丙基萘磺酸钠。
其中,所述醇类衍生物为乙二醇甲醚、乙二醇苯醚、二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邻羟基苯甲酸盐为邻羟基苯甲酸锂。
其中,所述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其分子量在1000-2000。
其中,所述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盐为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
其中,所述有机硅烷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上述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在制备粉煤灰混凝土中的应用。
作为应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的掺量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重量的0.005-0.05%,并以喷涂方式喷于粉煤灰表面,搅拌均匀后再与混凝土其他组分混合使用。其中胶凝材料为粉煤灰、水泥、其他矿物掺合料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利用粉煤灰未燃烧碳粒对芳香族化合物的优先吸附性,以及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对碳颗粒良好的吸附亲和力,采用邻羟基苯甲酸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和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预处理粉煤灰,作为牺牲剂填补粉煤灰碳粒的孔;而有机硅烷在水与空气的作用下可以与碳颗粒作用,生成二氧化硅,填补碳颗粒微小孔隙,同时在水泥水化后期,这部分二氧化硅还可以参与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芳香族氨基小分子作为粉煤灰碳吸附抑制剂其作用受时间影响较小且受粉煤灰碳颗粒含量影响较小,混凝土气泡稳定性强;而二异丙基萘磺酸钠与醇类衍生物作为粉煤灰碳吸附抑制剂,混凝土气泡较小,且气泡大小均匀、变异系数小,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2)二异丙基萘磺酸钠、邻羟基苯甲酸锂与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作为一种碱对粉煤灰有一定的激发作用,能提高粉煤灰的活性,增加胶凝材料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本发明利用苄胺、二异丙基萘磺酸钠、乙二醇苯醚、邻羟基苯甲酸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一定比例组成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掺量少,受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影响小,受粉煤灰碳颗粒含量影响小,本发明粉煤灰混凝土碳吸附抑制剂本身引气效果较小,且掺量过多时对混凝土没有不良影响,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孔结构、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以及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名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名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3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