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健折叠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4729.X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璟 |
主分类号: | A47C4/06 | 分类号: | A47C4/06;A47C7/50;A47C7/40;A4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14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折叠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和办公用品,特别是一种保健折叠凳。
技术背景:现有的种种折叠凳均只限于可以折叠而方便轻巧;中国专利ZL00263544公开了一种舒适保健折叠凳,其特征为凳面为用帆布制成三角形,凳面中心上有用尼龙搭扣固定的中药药袋,三个支杆上端用铆钉固定在凳面的三个角的背面上,三个支杆分别通过圆形支撑盘的三个孔,杆端装有塑料脚套组成。显然,这种舒适保健折叠凳,一方面随着凳面中心上用尼龙搭扣固定的中药药袋中药效的失去而同时失去了保健功能;另一方面,这种保健功能只是依靠人为外加在使用者臀下的中药药袋中的药效而得到的外在保健功能。由此可见,若能依据人体力学原理设计一种让使用者拥有正确良好坐姿,而因此得到内在保健功能;又保持了可以折叠收藏功能的保健折叠凳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让使用者拥有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正确良好坐姿,而又保持了可以折叠收藏功能的保健折叠凳。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保健折叠凳,其特征是由上端部固定有主垫的主架、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中部且上部固定有辅垫的辅架及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中部且配合于辅架的撑架组合而成。
所述主架由上端部固定有主垫的平行配置的2根主架杆,横向固定于两主架杆下端部的前脚组成。所述辅架由上部固定有辅垫的平行配置的2根辅架杆,横向固定于两辅架杆下端部的后脚组成。所述撑架由上部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的至少1根撑架杆,横向固定于撑架杆下端部的撑脚组成。
所述每根辅架杆中下部固定有与撑脚相配合的至少2个有序排列的定位柱。所述撑脚的长度大于辅架上的平行配置的2根辅架杆的相互间距,撑脚的外径小于辅架杆中下部的定位柱的相互间距。上述设计是为了达到利用撑脚卡位在倾斜的辅架杆上的定位柱上,方便地将整个折叠凳稳固地支撑好;而且,改变撑脚在多个不同定位柱上的卡位达到改变主垫的高度及2根主架杆的支撑倾斜度。从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使每个使用者尽可能地得到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正确良好坐姿。
所述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中部的辅架及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中部的撑架中的活动地联结方式之一,采用2根主架杆上的多个有序排列的销孔与穿过辅架杆或撑架杆的销钉构成。所述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中部的辅架及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中部的撑架中的活动地联结方式之二,采用2根主架杆与辅架杆或撑架杆之间的铰链连接构成。显然,还可以列举出可采用的常规工艺结构的活动地联结的方式,如螺接方式、铆接方式。
所述主垫的前缘设计成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略带凹弧的形状。所述上部固定有辅垫的辅架中的固定方式为辅垫经固定件固接于平行配置的2根撑架杆的上部侧面上。上述设计是为了达到不同方式坐姿时,仍然能使每个使用者尽可能地得到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正确良好坐姿:当使用者臀部坐在主垫上时,膝部舒适地跪靠在辅垫上,人体自然会挺直腰部、舒展胸部、抬起头部,达到直腰舒胸抬头收臀的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正确坐姿,从而起到内在的保健作用;当使用者臀部坐在辅垫上时,背部自然地斜靠在前缘设计成与人体背部相配合的略带凹弧形状的主垫上,同样达到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良好坐姿,从而起到内在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实施得到的保健折叠凳,经试用显示了如下优点:1.如上所述,能让使用者拥有符合人体力学原理的正确良好坐姿,从而起到内在的保健作用。2.保持了可以折叠收藏的功能。当上提主垫时,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部的撑架随之被上提,撑架下部的撑脚从卡位上离开辅架的辅架杆及定位柱、与主架的主架杆靠拢;然后,再将辅垫上提靠拢主架杆,辅架杆随之与主架杆靠拢。至此,方便地完成了整个折叠凳折叠过程。
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实用型主题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折叠凳,其特征是由上端部固定有主垫1的主架2、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中部且上部固定有辅垫3的辅架4及活动地联结于主架上中部且配合于辅架的撑架5组合而成。
如图1所示,所述主架2由上端固定有主垫1的平行配置的2根主架杆6,横向固定于两主架杆下端部的前脚7组成。所述辅架4由上部固定有辅垫3的平行配置的2根辅架杆8,横向固定于两辅架杆下端部的后脚9组成。所述撑架5由上部活动地联结于主架2上的至少1根撑架杆10,横向固定于撑架杆下端部的撑脚11组成。
如图1所示,所述辅架杆8中下部固定有与撑脚11相配合的至少2个有序排列的定位柱12。所述撑脚11的长度大于辅架4上的平行配置的2根辅架杆8的相互间距,撑脚11的外径小于辅架杆8中下部的定位柱12的相互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璟,未经马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天然气收集装置
- 下一篇: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