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车姿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092.6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轶杰;郑冠慧;王亚军;张亚峰;鞠海洁;崔向利;刘海涛;韩小玲;张旭;宁丹;郭建娟;白国忠;段国柱;冯栋梁;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调节 系统 | ||
1.一种模块化车姿调节系统,对车辆的姿态进行调节,该系统由系统动力源、液压装置、油气悬架、电控装置和传感器组成,系统动力源、液压装置和油气悬架通过管路相连接,油气悬架包括至少两个左油气悬架和至少两个右油气悬架,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包括悬架装置控制组合和连通液压锁组合,连通液压锁组合用于实现平衡悬架及液压闭锁功能,悬架装置控制组合主要由溢流阀、卸荷阀、悬架控制阀、右悬架液压锁、左悬架液压锁、右节流阀组和左节流阀组组成,其中溢流阀与卸荷阀并联,卸荷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悬架液压锁为两位两通电磁阀;悬架控制阀为三位三通电磁阀,在断电时处于中位;在卸荷阀的出油口b端通过管路分别与前悬架控制阀和后悬架控制阀的进油端连接,前悬架控制阀和后悬架控制阀的出油端依次串联节流阀组和悬架液压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悬架装置控制组合中的节流阀组采用单向阀与上升节流阀串联后再与下降节流阀相并联的形式实现油气悬架充放油速度与流量的控制,保证车姿调节过程中的平稳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液压锁组合由悬架液压锁和越障阀集成,越障阀和悬架液压锁均为两位两通电磁阀;至少两个右油气悬架之间和至少两个左油气悬架之间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内串联越障阀,形成平衡悬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与油箱连接,当动力源工作时将抽取油箱中的油液并提供给车姿调节系统,动力源输出端依次与进油滤和卸荷阀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液压锁组合包括左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和右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系统动力源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悬架装置控制组合的进油口和回油口相连,悬架装置控制组合的右前悬架供油口与右一油气悬架相连,左前悬架供油口与左一油气悬架相连,右后悬架供油口与右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进油口相连,左后悬架供油口与左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进油口相连,右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前出油口和右二油气悬架相连,右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后出油口和右三油气悬架相连,左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前出油口和左二油气悬架相连,左后油气悬架的连通液压锁组合的后出油口和左三油气悬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进行车姿垂直地面方向位移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进行轴荷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为无接触式角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姿调节系统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自动控制状态下,驾驶员操作相应的车姿动作按钮,系统按照程序设定,通过采集车姿位置信号,达到程序预先设定的状态;当处于手动控制状态下,驾驶员通过控制车姿动作按钮的时间长短来确定油气悬架充放油的时间长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姿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装置控制组合或连通液压锁组合可安装在车内,通过隔壁接头及高压软管将所述车姿调节系统与外部的油气悬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0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