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5176.X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盛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陡沟镇中心卫生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16;A61P3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外感 发热 冲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冲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背景技术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之首。该病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经研究表明,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表现的实际病情并不是单纯属寒热的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小儿外感发热的早期症状,大部分具有表寒里热的表现,或兼有夹惊、夹食、夹疾的特点。当前用于“小儿感冒”的处方中,有治疗感冒发热、止惊化痰、散风退热、解肌透表等作用的,亦有治疗感冒发热、咳喘气喘的作用的,但按其药物的功能,并非专门治疗一般常见小儿外感发热症。
一般需要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能增强抵抗力的中药制剂。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补品。药店里各种各样的感冒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绝大多数为西药,服用后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见效好,疗效快,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3,黄芪5-6,白薇6-8,紫苏叶2-4,柴胡2-4,凤尾草2-4,升麻5-6,浮小麦5-6,丁香5-6,牡丹皮5-6,穿心莲5-6,龙葵草5-6,荆芥穗5-6,百部5-6,鬼针草8-12,天竺黄4-6,西洋参1-3,钩藤6-8,积雪草5-8,防风4-6,鱼腥草8-10,防风14-16,田基黄10-12,桔梗4-6,糯稻根须4-6。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黄芪5,白薇7,紫苏叶3,柴胡3,凤尾草3,升麻5,浮小麦5,丁香5,牡丹皮5,穿心莲5,龙葵草5,荆芥穗5,百部5,鬼针草10,天竺黄5,西洋参2,钩藤7,积雪草7,防风5,鱼腥草10,防风15,田基黄10,桔梗5,糯稻根须5。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为冲剂颗粒。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用5克左右的生药量,饭后口服即可。一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个疗程即可痊愈。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见效好,疗效快,临床治疗80余例患者,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3%,本发明为冲剂剂型,服用方便不需要熬制并且毒副作用小;
2、本发明具有治疗感冒发热、止惊化痰、散风退热、解肌透表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冲剂,由下列原料制成:炙甘草1,黄芪5,白薇7,紫苏叶3,柴胡3,凤尾草3,升麻5,浮小麦5,丁香5,牡丹皮5,穿心莲5,龙葵草5,荆芥穗5,百部5,鬼针草10,天竺黄5,西洋参2,钩藤7,积雪草7,防风5,鱼腥草10,防风15,田基黄10,桔梗5,糯稻根须5。
制备方法为:
(1)、按重量份取各组分破碎、过筛,得中药细粉备用;
(2)、将中药细粉混匀, 加入适量辅料,制成冲剂颗粒即得。
用法与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用5克的生药量,饭后冲服即可。五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个疗程即可痊愈。
典型病例
1、钱某,女,2.5岁,发热1天。体温38.3℃。给予本实施例一天后症状消除,体温恢复正常,服用本实施例1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2、曹某,男,4岁,感冒数日,发热一天38.1℃,服用西药无效,病人全身无力,头痛发烧,给予本实施例一周后感冒症状消除,服用本实施例三个疗程后身体恢复健康。
3、范某,男,4岁,上感,发烧2天38.2℃,服用一天37.8℃,服用两天37.1℃,第三天体温恢复正常,身体恢复健康。
4、华某,男,3岁,支气管炎,发热一天半,温度38.7℃,服用一天38.5℃,服用两天37.5℃,3天后体温正常,不再上升。
5、刘某,男,2.5岁,上感发热2天38.5℃,服用一天38.2℃,服用两天37.6℃,2天后体温正常,不再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陡沟镇中心卫生院,未经无为县陡沟镇中心卫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病毒治疗发热的中药口服液
- 下一篇:治疗颈、腰椎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