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409.6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凯;吕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aas 平台 管理 虚拟 节点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方法、PaaS云平台上的管理装置、虚拟节点上的驻留装置以及包括所述管理装置和驻留装置的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管理装置与各虚拟机节点的驻留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统一接口向各个驻留装置发送管理命令;所述驻留装置通过统一接口收到所述管理命令后,根据所述管理命令对其管理的应用容器或应用执行相应的管理操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调用统一的接口去完成对不同节点的管理,管理粒度较细,能够在维持环境基线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灵活多样的节点管理,使得PaaS平台下节点能够更加稳定有效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台即服务(Plateform as a Service,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方法、PaaS云平台上的管理装置、虚拟节点上的驻留装置以及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大量工业应用,云计算在快速响应环境需求,方便维护环境基线,高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越来越被业界所认可。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开放平台进行整合,可以将分布在各地各处的硬件资源组织起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目前,互联网上已存在大量的PaaS云计算平台实例,如SAE(Sina App Engine,新浪托管平台)、电信的天翼应用工厂、jelastic等。
基于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应用托管平台,可以集成多种应用容器,所谓应用容器是指应用运行时的环境,应用是在应用容器中运行的。一个应用容器包括一个应用。如.Net应用容器,是.Net应用的真实运行环境,用于支撑部署于PaaS平台上的.Net应用的运行,又如以jvm、tomcat、jetty为基础建立起来的java应用容器,以及以jvm、USEE(UnifiedService Execution Environment,统一业务执行环境)引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USEE应用容器等。
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起来的PaaS云平台同时面临着诸多的管理需求,例如,应用部署时,标准化的应用容器如何满足应用的定制化需求;当发生断电等异常情况时,如何重启应用容器;当虚拟主机内存不足或者磁盘空间不足时,如何进行系统告警;当一个应用容器部署多个应用时,如何控制特定应用节点的启动与关闭等。
现有的对PaaS中虚拟节点的管理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与虚拟机进行交互实现管理,一种是通过与应用容器或者应用本身进行交互来实现管理。第一种方法,管理粒度较粗,不易于实现对搭载了不同应用托管平台的不同虚拟节点进行统一管理,不易于应用的二级监控,即,不易于对应用的运行状态,虚拟机的磁盘使用率,内存使用率,cpu使用率,网络连接状况进行监控,不易于应用的暂停,重启等操作。而第二种方法,则必须要求首先能够启动应用容器,不易实现应用容器的个性化配置等操作,同时如果应用容器无法启动,容易出现节点逃逸现象,不适合场景较为复杂的PaaS云计算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方法、PaaS云平台上的管理装置、虚拟节点上的驻留装置以及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系统,管理粒度较细,易于对搭载了不同应用容器的不同虚拟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对节点的管理,既不会破坏现有的虚拟机环境,又可以实现现有资源的可重复利用,使得PaaS平台下虚拟节点能够更加稳定有效的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aaS云平台中管理虚拟节点的方法,应用于PaaS云平台侧,包括:
PaaS平台即服务云平台的管理装置与各虚拟节点的驻留装置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统一接口向各个驻留装置发送管理命令,以完成对所述虚拟节点上应用容器或应用的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装置通过统一接口向各个驻留装置发送管理命令,包括:
所述管理装置定义标准的管理命令接口,并调用所述标准的管理命令接口向不同类型的驻留装置发送统一格式的所述管理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