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6472.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晶玻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00 | 分类号: | B24D3/00;B24D1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抛光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密光学及触摸屏玻璃抛光领域使用的传统抛光垫,主要有日本九重电气系列聚氨酯抛光垫,美国环球光学系列聚氨酯抛光垫。传统的聚氨酯抛光垫生产工艺因发泡工艺方法的不成熟以及配方的局限性,导致聚氨酯抛光垫微孔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且不能在合成过程中准确控制微孔发泡大小,致使局部的膨胀系数不均,聚氨酯抛光垫各部分变形量不同,直接影响其吸水性能和所需的排泄性能,导致精密表面抛光处理过程中聚氨酯本身损磨耗不均,使用的抛光液不能均匀、充分研涂,因而对精密表面抛光时达不到理想光洁度和平坦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该工艺生产的聚氨酯抛光垫满足高平坦度、高光洁度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1)固化剂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橡胶硫化剂二邻氯二苯胺甲烷在130℃下混合并冷却至常温,向混合液中加入水搅拌1min,再加入催化剂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搅拌1min,再加入聚氨酯色膏搅拌3min,再加入氧化铈抛光粉搅拌半小时,搅拌时温度不超过50℃,得到第一组分;
(2)反应釜中依次加入聚醚2000和异氰酸酯进行搅拌,反应釜密封且温度设置为80℃,恒温反应5h得到第二组分;
(3)将第二组分加入到第一组分中混合搅拌,放入模具中,模具在100℃下熟化8h,冷却得到聚氨酯弹性体;
(4)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用切片机切片得到聚氨酯抛光垫。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铈抛光粉在100℃下恒温干燥5h冷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的固化剂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橡胶硫化剂二邻氯二苯胺甲烷的质量比为:4: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水:催化剂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聚氨酯色膏:氧化铈抛光粉的质量比为:100:0.9:0.9:1.1: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在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混合时形成大量微孔气泡,该微孔发泡方式能达到抛光过程中抛光液的理想排泄和聚氨酯自身合适的吸水性能,使聚氨酯抛光垫在精密表面抛研过程中不易变形,极大的满足了精密表面处理加工高平坦度,高光洁度要求,满足精密行业对表面处理加工辅材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一较佳实施例的生产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抛光垫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1)将80g液态固化剂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20g固态橡胶硫化剂二邻氯二苯胺甲烷加入不锈钢化料桶中,在130℃恒温条件下混合,得到的液态混合液冷却至常温,100g混合液加入搅拌缸中,搅拌机进行搅拌,用量杯将0.9g水加入正在搅拌的混合液中,搅拌1min,再用量杯将0.9g催化剂二甲氨基乙氧基乙醇加入正在搅拌的混合液中,搅拌1min,再用量杯将1.1g聚氨酯色膏加入正在搅拌的混合液中,搅拌3分钟,再将90g氧化铈抛光粉通过加粉器加入正在搅拌的混合液中,搅拌半小时至充分搅拌均匀,得到第一组分,搅拌时温度不超过50℃,以免其组份挥发,其中氧化铈抛光粉是在100℃下恒温干燥5h得到的;
(2)温度为18℃~35℃的100g液态聚醚2000通过加料桶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再将温度为15℃~20℃的液态异氰酸酯通过加料桶加入正在搅拌的聚醚2000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密封且将温度设置为80℃,恒温5小时反应充分后停止搅拌,得到第二组分;
(3)将第二组分加入到第一组分中混合搅拌,放入模具中,模具放入烘箱中在100℃恒温条件下熟化8h,冷却得到聚氨酯弹性体;
(4)将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放入切片机调节卡槽上固定,按要求切出所需厚度的片状聚氨酯抛光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晶玻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晶玻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桩桩底虚尖压力注浆处理方法
- 下一篇:均匀加热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