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箱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810.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斌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箱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箱,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垃圾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垃圾箱功能单调,只能起到收集垃圾的作用,并且使用现有的垃圾箱在垃圾放置一段时间后,常常会散发出异味,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并影响过路行人的身体健康。申请号为20078000546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箱,它包括具有底板的最底模块、 至少一个中间模块以及最顶模块, 其中,所述最底模块、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模块和所述最顶模块彼此组装,并保持有间距,从而形成容纳培养土的内部空间,以及 其中,沿位于所述最底模块、所述至少一个中间模块和所述最顶模块彼此邻接处的四周边缘部分,朝向所述内部空间的下部形成有倾斜面,从而形成空气通道。但是这种植物箱不具有垃圾收容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垃圾箱功能单调、会产生异味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垃圾箱及其制作方法,该垃圾箱不但具有垃圾收集功能,而且能产生绿化环保的作用,并且不会散发出异味。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它包括垃圾箱骨架和种植在垃圾箱骨架四周的土壤中的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根部设置在垃圾箱骨架四周的土壤中,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与垃圾箱骨架连接,并在垃圾箱骨架表面形成网格状覆盖层。本发明采用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与垃圾箱骨架相连,使得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作为垃圾箱的表面,这样本发明既具备了垃圾收集功能,外观不能起到装饰作用,同时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不但能够隔离垃圾,而且又能吸收有害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量化生产并移栽。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箱骨架包括垃圾容置箱骨架和设置在所述垃圾容置箱骨架上部的上罩骨架,所述垃圾容置箱骨架上设有垃圾放入圈,所述上罩骨架包括若干支撑架以及一焊接固定在支撑架上端的顶架,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从垃圾容置箱骨架下部沿所述支撑架绑扎覆盖至所述顶架表面,在支撑架上形成植物覆盖支架面,在顶架上形成植物覆盖顶架面。
为了更好收容垃圾,并方便清理,作为优选,所述垃圾箱骨架整体由细杆焊接制成,所述垃圾箱骨架内设有安放垃圾的带有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开口处设有一外翻的外延部,所述外延部靠接在所述放入圈上。
一种垃圾箱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数株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将设有垃圾投放口的垃圾箱骨架放置在选定位置;沿所述垃圾箱骨架底部的外沿依次均匀排列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并将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种植到土壤中,然后踩实浇水;在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栽种的成活期限届满确定苗木成活后,将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绑扎至垃圾箱骨架上,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在垃圾箱骨架表面绑扎编成网格状,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的叶片位于网孔内并相互叠加形成遮蔽网孔的遮蔽层,在垃圾箱骨架的垃圾投放口处预留空出有垃圾投放口。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为小叶女贞或红叶石楠或小檗。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的时间在所述绿化苗木的生长季。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的树龄为一年至两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的所述成活期限为一周。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垃圾箱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后对所述绿篱色块类绿化苗木修剪的步骤,去除杂生的枝叶。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箱骨架内设有安放垃圾的筒体,所述安放垃圾的筒体安装在垃圾箱骨架的所述垃圾投放口位置。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垃圾箱采用植物布置在垃圾箱表面,使得垃圾箱不但具有垃圾收集功能,而且能产生绿化环保的作用,并且不会散发出异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小叶女贞;2、垃圾容置箱骨架;2-1、垃圾放入圈;3、上罩骨架;3-1、支撑架;3-2、顶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垃圾箱如图1、2所示,包括垃圾箱骨架和种植在垃圾箱骨架四周的土壤中的小叶女贞1,小叶女贞1根部位于在垃圾箱骨架四周的土壤中,小叶女贞1连接在垃圾箱骨架上,并在垃圾箱骨架表面形成网格状覆盖层,小叶女贞1的叶片位于覆盖层的网孔内并相互叠加形成遮蔽网孔的遮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斌,未经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