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6922.7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A.乔吉;克里斯多佛.E.沃尔夫;刘逢甦;刘莉;法赛德.高瑞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8 | 分类号: | E21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系统 | ||
1.一种用于钻探井孔的流体控制系统,包括:
导管,其开设有可收容钻杆及通过返回的钻探流体的通道;
声敏感应装置,其用来监测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及
流体控制装置,所述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固持元件,该固持元件固持所述钻杆在所述导管中,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来使在所述导管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通过,且能够对所述声敏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来控制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该流体控制装置靠近所述声敏感应装置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该流体控制系统用来在钻探海上油井的过程中避免井涌的发生,所述流体控制装置用来减少导管中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持元件下部且用来固持所述钻杆在所述导管中的第二固持元件,所述声敏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围绕所述钻杆设置,且所述第二固持元件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来使在所述导管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通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所述孔洞的尺寸是可调的,从而来减少通过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动以对所述声敏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控制装置还包括旁路系统,所述旁路系统用来控制在其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旁路系统包括旁路管道和阀,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管流体相通,所述阀设置在所述旁路管道上用来控制通过所述旁路管道的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所述声敏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旁路管道上,所述第一固持元件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控制装置用来关闭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在所述导管中的流动以对所述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
9.一种用于避免钻探井孔过程中井涌发生的流体控制系统,包括:
导管,其开设有可收容钻杆及通过返回的钻探流体的通道;
感应装置,其用来监测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及
第一固持元件,其固持所述钻杆在所述导管中,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来使在所述导管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通过,且对所述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来控制通过所述导管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持元件下部且用来固持所述钻杆在所述导管中的第二固持元件,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围绕所述钻杆设置,且第二固持元件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来使在所述导管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通过。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固持元件中至少之一上设置的所述孔洞的尺寸是可调的,从而来减少通过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动以对所述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
13.一种用于避免钻探井孔过程中井涌发生的流体控制系统,包括:
导管,其开设有可收容钻杆及通过返回的钻探流体的通道;
感应装置,其用来监测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
固持元件,其固持所述钻杆在所述导管中且开设有复数个孔洞来使在所述导管中的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通过;及
旁路系统,其与所述导管流体相通且与所述固持元件相配合来控制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以对所述感应装置监测到的事件进行响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固持元件围绕着所述钻杆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导管中以关闭所述返回的钻探流体在所述导管中的流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旁路系统包括旁路管道和阀,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管流体相通,所述阀设置在所述旁路管道上用来控制通过所述旁路管道的返回的钻探流体的流速,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旁路管道上,所述固持元件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9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