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仲叶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6940.5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266933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沈文永;吴超;吴仲珍;黄莉;程转红;杨小生;胡滨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于俊汉
地址: 554200 贵州省铜***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杜仲 袋泡茶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特别是一种杜仲叶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imoides Oliv),又名思仙、丝棉树,属我国特有科杜仲科(Eucomiaceae),为我国第三季残留古生物的特有树种。2000多年前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都将杜仲列为中药上品。《本草汇言》中记载:“凡下焦之虑,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我国传统上对杜仲的利用尽限于杜仲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而且某些成分含量还超过杜仲皮,杜仲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其药理及保健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杜仲及其叶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目前报道较多的有绿原酸、桃叶珊瑚苷、黄酮、松脂素二糖苷、丁香素二糖苷、1-羟基松脂素二糖苷、中脂素二糖苷、京尼平苷及京尼平苷酸等。这些成分具有降血压、抗菌消炎、抗衰老、防癌抗癌、增强记忆力、促进胆汁分泌、助消化、利尿、排毒、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等功效。

我国杜仲主产于贵州、四川、陕西、河南、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亦产。我国杜仲资源约300多万亩,夏叶、秋叶可采摘量和秋后老叶合计约100多万吨,但大部分被浪费掉了。

目前,对杜仲保健品的研究较多,用杜仲叶或皮制作的保健茶在市场上已有所见,现有的杜仲茶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杜仲叶杀青干燥后,与茶叶混合,粉碎制作成杜仲茶;另一种方法是先提取杜仲或叶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将其喷混于茶叶中。前者操作简单,成品所需浸泡时间长,加工温度高,而杜仲叶中一些功效成分对高温不稳定,保健价值不高。后者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昂贵。

专利发明说明书CN96100505.X(杜仲茶的制造方法)描述了一种以杜仲叶为原料制作杜仲叶茶的方法,该方法中将杜仲叶经90~120℃温度汽蒸60~140秒,然后揉捻,之后进行同步干燥和熟化工艺,条件是在日光下晒3~5天,或用干燥机在60~100℃下干燥3~10小时。

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0710163205.1(杜仲乌龙袋泡茶及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乌龙袋泡茶及制造方法,将杜仲叶与乌龙茶,按1:1比例(也可以按不同需要和口感调整不同的比例)拼合粉碎拌匀,其技术特征是将杜仲叶与乌龙茶拼合粉碎拌匀,用全自动袋泡茶包装机,制作成袋泡茶。

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0910186104.5(含天麻杜仲叶苦丁茶的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阐述了一种以天麻、杜仲叶、苦丁茶为原料的保健茶制备方法,原料重量比为天麻1-15份、杜仲叶1-15份、苦丁茶1-30份,经过80℃以下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一种茶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或口服液。

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1110307322.7(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公开了一种制备杜仲叶茶的加工工艺,该工艺以采用春季嫩叶或雄花,在180~190℃杀青40min,在室温中冷却2h后,送入微波烘干,功率为10~15kw温度为90~95℃, 0.5~1小时,真空包装而成。

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1010117850.1(一种杜仲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描述一种以杜仲叶和精盐为原料制作杜仲叶茶的方法,该方法经过凋萎、杀青、捻揉及成型、喷洒盐水和炒制、干燥等工序完成。

然而,这些方法中,或经过高温杀青或干燥,或只是按照普通茶叶的制作方式加工成普通茶叶形式,或简单混合成茶。在混合工艺中,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混合工艺,杜仲叶在粉碎或切细后,仍有连丝连结,加工成袋泡茶,是不利于均匀混合原料的;而加工成普通茶方式,在饮用上又存在方便性的问题,而且,按照普通茶叶制茶工艺,经杀青等高温处理工艺,杜仲叶中一些对高温不稳定的功效成分则难以得到保证,使之营养保健功能受影响。

另外,直接晒干或烘干的杜仲叶,在一次粉碎后,由于杜仲叶的特有“连丝”而使粉碎的杜仲叶“连丝结团”,致使原料混合不均及流动性不好,不利于后续加工操作。袋泡茶加工过程中,原料混合均匀性和具有适当的流动性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经试验,虽然再经过一次热干燥后,也可以使“连丝结团”分散,但是,其杜仲叶粉在冲泡时浸出速度比较慢,口味也不够纯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6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