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闭式热源塔电磁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7032.8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念平;王廷伟;成剑林;申小杭;黄从健;樊晓佳;吴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24F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宁星耀 |
地址: | 41008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闭 热源 电磁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转换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开闭式热源塔电磁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夏季,市场上一般采用开式冷却塔作为室外换热设备;而在冬季,则采用锅炉或溴化锂直燃机、空气源热泵或开式热源塔。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锅炉显得不经济、不合理;空气源热泵存在着换热器表面结霜,需要定期循环除霜,过程耗费能源大;开式热源塔是热源塔的一种形式,与夏季使用的冷却塔类似,其最大的缺陷在于溶液飘逸量严重,而且污染环境,运行成本高。
在夏季,中央空调系统冷凝器段所使用的室外冷却换热设备称为冷却塔,绝大部分为开式系统,在塔内空气与水进行接触,直接换热。这种开式塔有如下特点:换热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在冬季,针对在蒸发器侧从塔内经换热而进入的换热介质出现易结冻等问题,开发了新型外部换热设备——热源塔,有开闭式两种。依据冬季室外及室内参数而设计的热源塔,其换热能力在夏季也能满足负荷要求,因而应用范围较广。热源塔的开式结构,像前面所说的内容,即保证换热工质与空气充分接触,换热量大;然而,闭式结构则让换热工质在塔内部的螺旋管内循环,空气与换热工质不直接接触换热,中间有金属管壁的阻隔,因而换热不充分。但是,除基础设计参数外,塔内部流动的换热工质也有所改变,即在冬季由普通水换为盐类溶液,夏季仍为水。在冬季,开式热源塔内盐溶液会产生严重的飘逸,进而污染环境,而且运行时补充盐溶液也耗费巨大。于是,存在上述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在冬季开式结构使用较少;闭式结构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换热方式,克服了上述缺点,解决了上述液体漂移,以及漂移的液体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该种特点使得闭式结构在冬季使用优势则更为突出。但是,在夏季,塔内换热工质为水,水存在本身对环境无污染,且工质价格便宜。因此,该换热工质特点很好的解决了开式结构在冬季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很好的发挥了开式结构优势,即水与空气进行接触换热,换热充分,换热量大。
于是,开式适用于夏季;闭式适用于冬季。在闭式热源塔塔内结构中,为了将所输送的换热工质与空气充分换热,其内部采用大量铜管。因此,将闭式热源塔转变为开式时,塔内存在的铜管可以成为开式结构中“填料”。“填料”的存在有利于使得空气与液体换热表面积增大,增加换热量。于是,转入夏季后,通过转变闭式结构为开式结构,塔内的换热系数依然可以很好。因此,将会非常有效的改变现有热源塔尚不适用于冬季和夏季同时使用的状况,使闭式热源塔更加适用各种季节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闭式热源塔结构的开闭式热源塔电磁转换装置,从而实现原仅在冬季使用的闭式热源塔转变为夏季也能正常使用的开式冷却塔。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闭式热源塔电磁转换装置,包括壳体、盖板、滑杆、底板、上部电磁线圈、阀内管道、下部电磁线圈,壳体一侧设有进口,壳体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出口Ⅰ、出口Ⅱ;壳体内侧设有位于进口下方的档板,下部电磁线圈设于壳体内侧下部;上部电磁线圈设于下部电磁线圈上方,上部电磁线圈、下电磁线圈均与阀内管道外侧固连,盖板与滑杆顶端固连,滑杆穿过上部电磁线圈与底板固连,盖板、滑杆、底板固连为一整体,上部电磁线圈下表面、下部电磁线圈上表面、壳体内侧以及阀内管道外侧构成一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被底板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底板与壳体内侧以及阀内管道外侧之间采用滑动方式接触,在底板的上部边缘处设有延伸段。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一层密封海绵,用于密实出口管口。
进一步,所述底板宜为一金属板;金属板的厚度满足压缩弹簧的弹力空间需要,金属板的厚度优选为2cm。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对称布置的圆形孔洞,圆形孔洞数量优选为六个,各圆形孔洞中均安装有压缩弹簧、金属薄片,金属薄片通过压缩弹簧紧压在圆形孔洞的孔口处,且金属薄片直径小于圆形孔洞口径6-8mm,圆形孔洞的上端孔口处和下端孔口处均设有2-5mm长的凸缘,朝向径向,分别用于将金属薄片紧压于凸缘处以密封住孔洞口,和用于将压缩弹簧固定于孔洞内。对于底板上的各圆形孔洞,一半圆形孔洞中,金属薄片设于圆形孔洞下部,位于压缩弹簧下方,构成弹簧垫片组Ⅰ;另一半圆形孔洞中,金属薄片设于圆形孔洞上部,位于压缩弹簧上方,构成弹簧垫片组Ⅱ,弹簧垫片组Ⅰ和弹簧垫片组Ⅱ间隔分布。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部边缘处的延伸段高为2-4cm,优选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主动全景视觉传感器的全方位三维建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水电磁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