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及生物干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7698.3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章梦涛;吴卫文;陈振峰;彭冲;郭文;左俊;刘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污泥 输送 装置 生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及生物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浓度高、粘度大、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挥发性异臭物、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等,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脱水污泥的输送过程一直是一个难点,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的脱水污泥通常采用三种输送方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螺旋输送机输送和管道输送。皮带输送机输送、螺旋输送机输送都不能形成密封环境,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输送效率低。现有采用管道输送系统技术的其污染输送技术的传动装置是采用柱塞泵,成本较高。另一种污泥接收存储输送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全封闭的环境下收集和仓储污泥,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管道输送,防止二次污染,但所述系统结构复杂,泵输送污泥的扬程和距离有限,造价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二次污染、设备复杂、输送距离和扬程有限、不能与污泥生物干化工艺匹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采用管道输送,既实现了污泥在全封闭的环境下储存和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输送,又使从筛孔挤压出的细条状污泥与辅料充分搅拌,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降低污泥处置造价和提高生物干化的发酵效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仓,所述污泥仓下端连接有带预压的螺杆泵入口,所述带预压的螺杆泵出口依次连接有变径管、污泥输送管和污泥挤压管,所述污泥挤压管的管壁上设有筛孔。
优选的,所述筛孔为长圆孔和圆孔,所述污泥挤压管的管端口还设有封盖。
优选的,所述带预压的螺杆泵入口设有喇叭进料口,所述带预压的螺杆泵设有带预压的泵轴,所述泵轴上还设有螺旋叶片。
优选的,所述污泥仓内顶端开口处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孔径≤1cm。
优选的,所述变径管上设有法兰,所述污泥仓下端还设有保护闸。
本发明采用管道输送,既实现了污泥在全封闭的环境下储存和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输送,又使从筛孔挤压出的细条状污泥与辅料充分搅拌,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降低污泥处置造价和提高生物干化的发酵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生物干化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辅料输送装置、菌种配给装置、双螺杆搅拌系统和发酵系统;所述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辅料输送装置、菌种配给装置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双螺杆搅拌系统相连接,再通过所述双螺杆搅拌系统连接至所述发酵系统。
优选的,所述辅料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辅料破碎机、传输皮带、辅料仓、圆盘给料器和辅料输送皮带;所述辅料输送皮带的末端与所述双螺杆搅拌系统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菌种配给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密封的菌种罐、计量泵和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一端与计量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双螺杆搅拌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螺杆搅拌系统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双螺杆搅拌机。
本发明使得污泥通过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以细条状流入双螺杆搅拌系统,当进行拌散时,辅料输送装置产生的辅料和菌种配给装置产生的菌种与流入的污泥充分搅拌均匀,然后通过传输至发酵系统进行生物干化好氧发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物干化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预压的螺杆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径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挤压管的筛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挤压式污泥输送装置,包括污泥仓13,所述污泥仓13下端连接有带预压的螺杆泵15入口,所述带预压的螺杆泵15出口依次连接有变径管16、污泥输送管17和污泥挤压管18,污泥仓13主要用于对污泥进行储存;变径管16连接于带预压的螺杆泵15出料口,起到连接和扩径的目的,扩径的输送管道可以降低污泥与管壁的摩擦力,改善污泥的流动性能;所述污泥挤压管18的管壁上设有筛孔181。所述筛孔181将污泥挤压成细条状,从而可以降低搅拌系统的荷载和提高拌散均匀度。本发明采用管道输送,既实现了污泥在全封闭的环境下储存和密封的环境下进行输送,又使得从筛孔挤压出的细条状污泥与辅料充分搅拌,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降低污泥处置造价和提高生物干化的发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