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防盗报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8119.7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防盗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防盗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人为原因,手机遗失现象经常发生,不仅造成手机本身的财物损失,而且可能被盗打电话,导致电话费的损失,同时因为智能机的普遍使用,不仅机内存有用户信息,犯罪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犯罪活动,而且机内可能会有重要的文件资料,由此给用户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目前手机防盗多采用密码的方式,如通过开机密码防盗,即由手机用户预先设定开机密码,手机必须先输入开机密码才能够开机。还有其他的一些防盗方法,如在手机中预先设置用于报警的信息,如发现当前用户不合法,手机就发送报警消息到预设的号码中,同时远程备份存储被盗手机中的用户信息。专利号200610063225.7公开了一种手机防盗的方法,通过预设密码,被盗后远程进行备份资料,目前的这些防盗方法只是针对手机被盗后的一些补救措施,没有实现手机在遗失或被盗的瞬间立即报警提示,避免遗失或被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防盗报警方法,以使手机在意外遗失或被盗瞬间,能立即发出报警提示,避免手机遗失或被盗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机防盗报警方法,所述手机与一无线防盗器配套使用,该无线防盗器包括无线电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模块,所述手机防盗报警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首次开机后,用户设置或修改手机的报警消除密码;
步骤2,开启手机防盗功能;
步骤3,所述手机与无线防盗器保持规律的信号交互,并依据信号传输时长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值L;
步骤4,将距离值L与系统默认或者用户设定的安全距离L0进行比较,当L≤L0,系统判断手机处于安全状态,当L>L0,系统判断手机处于非安全状态,发出报警信号,并提示用户输入报警消除密码;
步骤5,用户输入报警消除密码,报警信号终止;
步骤6,退出手机防盗功能。
所述步骤1和6中开启或退出手机防盗功能的动作可以通过无线防盗器的控制开关或手机菜单实现。
所述无线防盗器包括一跳码芯片,该跳码芯片分别与发射模块、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防盗器向手机发送的控制命令采用跳码密码进行加密,该控制命令包括步骤1和6中无线防盗器向手机发送的开启或退出手机防盗功能命令。所述手机上设有与无线防盗器的跳码芯片相匹配的译码器,以识别无线防盗器向手机发送的控制命令。
所述步骤3中手机与无线防盗器保持规律的信号交互是指手机先发射一启动信号至无线防盗器,无线防盗器接收到该启动信号后再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T向手机发射检测信号;所述手机接收、识别该检测信号,并依据该检测信号计算距离值L。
或者,所述步骤3中手机与无线防盗器保持规律的信号交互是指手机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T向无线防盗器发射检测信号,无线防盗器每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立即向手机回传一反馈信号;所述手机接收、识别该反馈信号,并依据检测信号和反馈信号计算距离值L。
所述步骤3中无线防盗器和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信号为射频信号。步骤3中无线防盗器或手机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T为系统定值,T的范围为0.01-3s。
所述安全距离L0由系统默认或者用户自定义,以分米为单位,且L0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所述手机发出的报警信号包括光闪烁报警、声音报警和振动报警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手机防盗报警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手机和无线防盗器的结构简图。
图中,1-无线防盗器,2-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手机防盗报警方法,所述手机与一无线防盗器配套使用,该无线防盗器包括无线电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模块,如附图1所示,所述手机防盗报警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首次开机后,用户设置或修改手机的报警消除密码;
步骤2,开启手机防盗功能;
步骤3,所述手机与无线防盗器保持规律的信号交互,并依据信号传输时长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撷取装置及其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管桩桩芯清淤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