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壁钢套箱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8708.5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功建;李艳哲;陈冬;曹振杰;操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套 围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具体涉及双壁钢套箱围堰。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等基础工程施工中,双壁钢套箱围堰被广泛应用。现有的双壁钢套箱围堰内壁上焊接有一个支架,支架上焊接有导向轮,导向轮抵靠在围堰内侧的导向柱上起导向作用;在围堰下沉过程中,为保持围堰内外水头差,还需用水泵往围堰内补水;在浇注压重混凝土过程中,一般采用单舱逐室浇注。现有的双壁钢套箱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特别是在深水基础、大跨度桥梁承台的施工过程中尤为突出:导向轮的设置对围堰内壁有一定破坏作用,且水深流急时,导向效果不理想;吸泥下沉围堰时用水泵往围堰内补水的方法繁琐而不便于控制;单舱逐室浇注压重混凝土,施工繁琐且不能保证每个舱室内混凝土方量相等,容易造成围堰一侧偏重的情况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沉定位和纠偏过程中无法精确定位以及施工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包括由内、外壁板构成的双壁钢套箱围堰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内壁板内侧的多个导向装置,每个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内、外壁板之间设有多个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双壁钢套箱围堰本体分割成多个舱室,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个调节相邻两个所述舱室内水头或混凝土方量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边缘固定有朝上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有插板,所述内、外壁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三通,所述三通的三个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内壁板内侧、所述外壁板外侧和所述内、外壁板之间,所述三通上还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导向柱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滑道,每个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竖直焊接在所述内壁板内侧壁上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上自上而下焊接有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焊接有可在所述滑道内上下滑动的插头。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通孔和所述插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圈密封片。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插板的底端还开有坡口,所述密封片上设有与所述坡口相适配的倾斜的凸起。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操作杆。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插槽的外侧壁和所述隔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板。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开关阀门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壁板外侧的开口上和所述内、外壁板之间的开口上。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开关阀门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操作杆。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滑道为条状且竖直设置,所述滑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滑道内侧的直角弯板。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所述滑道和所述插头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上述双壁钢套箱围堰中,每个所述导向装置的钢管桩为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支架为水平设置的三角形,所述支架的三个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所述钢管桩和一个所述插头上。
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在注水吸泥下沉过程中,导向装置可以精确定位围堰的平面位置,而且不会对围堰内壁板及导向柱造成损伤;三通和通孔可以调节围堰内、外侧以及围堰舱室内的水头差,通孔还可以平衡各舱室的混凝土方量,保证围堰下沉过程中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施工操作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的三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的通孔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的通孔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的通孔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87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补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驱动固定装置的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