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染色卷装络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337.2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4/36 | 分类号: | B65H54/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染色 卷装络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络筒卷绕装置,它适用于染色用长丝纱线卷装络筒。
技术背景
筒子染色作为一种效率较高、质量稳定的纱线染色方法,目前已在短纤维纱及合纤长丝纱线染色中得以推广应用。但是,在天然纤维长丝纱包括再生纤维素长丝纱线的染色中,筒子染色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易产生色花和色差,易发生毛丝和断丝,从而严重影响染色纱质量。长丝纱尤其是细旦长丝纱卷绕到筒子上后,其纱线间接触面较大,空隙较小,染液不容易渗透到筒子内层,纱线之间接触面也容易产生色斑。目前纺织厂应用较多的粘胶长丝吸湿后易膨润收缩,使筒子纱线间空隙进一步缩小,更易造成染色不匀。细旦纤维素长丝如细旦粘胶或铜铵丝,其单丝较细,湿牢度较差,在筒子染色中受液流冲击易发生毛丝和断丝。纱线筒子卷装染色采用无边筒子卷装效果较好,无边筒子卷装络筒一般采用二种卷绕方式:一种为卷绕角不变的卷绕方式(又称为任意卷绕方式),另一种为卷绕比不变的卷绕方式(又称为精密卷绕方式)。前者通过恒定卷绕速度和导纱速度使纱线交叉角保持不变,后者通过筒子的卷绕转速和导纱速度之比(卷绕比)保持不变使卷装筒子上之每层纱的纱圈数固定不变。这二种卷绕方式各有优缺点,卷绕角不变的任意卷绕方式虽然内外纱层的密度变化不大,纱线交叉形成的网眼形状相对稳定,它有利于染色液流渗透整个筒子卷装纱层。但是,这种卷绕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当卷绕到某一特定直径时,上下纱层卷绕轨迹出现重叠,在这一区域纱线卷绕密度成倍增加,在染色中产生问题,在退绕时也会增加纱线断头。精密卷绕方式虽可避免出现纱线重叠区域,但这种卷绕方式在卷绕中卷绕角随着卷绕直径增大而减小,使筒子卷装的外层密度大于内层密度,纱线卷绕交叉形成网眼形状不稳定,不利于染色液流均匀渗透到各纱线层,而且纱线卷装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目前,采用任意卷绕方式的络筒装备均设置防叠控制装置,这些防叠控制方法各有特色,但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日本村田公司研制的智能型复合沟槽槽筒可有效防止卷绕重叠,提高筒子退绕速度和效率,但它仅适用于槽筒式络筒机。各种设有防叠控制的任意卷绕络筒机用于松式卷绕纱线染色卷装效果均不理想。为此,瑞士Schweiter公司发明了数控卷绕技术,它结合任意卷绕和精密卷绕的优点,开发了级升精密卷绕方式,它采用逐级卷绕方式,在每一级内其卷绕比不变,而卷绕角则在+/-1°范围内变化,进入下一级卷绕时,改变其卷绕比,使卷绕角回复到开始卷绕时的设定值。这种卷绕方式既避免出现卷绕重叠区域,又使整个纱线卷装的内外层密度较均匀。这种卷绕方式适用于纱线染色卷装络筒,尤其适用于纤维素长丝纱线染色络筒。但是,目前采用这种卷绕方式的络筒机均采用单锭控制方法,从而使设备制造成本较高,整机购置费用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改进逐级精密卷绕方式,设计一种结构较简单的专用纱线卷装络筒装置,可满足一些特定纱线,例如细旦纤维素长丝纱线筒子染色的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3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丝线检测功能的络丝机
- 下一篇:圆锥齿轮连续柔性磨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