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通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416.3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寇秋莉;董金盛;范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66103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通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内外机通讯采用交流强电220伏载波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包括位于空调内机的两个光耦合器和位于空调外机的两个光耦合器,所述空调内机的两个光耦合器与所述空调外机的两个光耦合器的导通与关断形成通讯信号。但是,这种通讯方式为强电通讯,使得空调器的安装与使用存在一定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通讯电路,以达成利用弱电通讯代替现有空调的强电通讯的目的,减少空调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通讯电路,包括:
家庭总线,用于传输室内机通讯电路和室外机通讯电路之间的通讯信号;
室内机通讯电路,包括室内机家庭总线收发器,用于将室内机微电脑生成的室内通讯信号发送到所述家庭总线上、接收所述家庭总线上传输的室外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内机微电脑;
室外机通讯电路,包括室外机家庭总线收发器,用于将室外机微电脑生成的室外通讯信号发送到所述家庭总线上、接收所述家庭总线上传输的室内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外机微电脑。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家庭总线收发器包括:
室内机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内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以及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连接,用于分别对所述室内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输入的两个室内通讯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家庭总线的所述两根通讯线上;
室内机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内机微电脑的一个信号输入口、以及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上的室外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内机微电脑。
优选地,所述室外机家庭总线收发器包括:
室外机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以及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连接,用于分别对所述室外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输入的两个室外通讯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家庭总线的所述两根通讯线上;
室外机接收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微电脑的一个信号输入口、以及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上的室内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外机微电脑。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通讯电路还包括信号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上分别传输的室外输入的通讯信号进行识别。
优选地,所述信号识别模块包括两个比较器,所述一个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另一个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家庭总线的一根通讯线连接;所述一个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另一个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家庭总线的另一根通讯线连接;所述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室内机微电脑的另外两个信号输入口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家庭总线(homebus)收发器来通过家庭总线完成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通讯,进而达成利用弱电通讯代替现有空调的强电通讯的目的,减少空调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讯距离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内机通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芯片MM1007的室内或室外机家庭总线收发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b为图2a所示家庭总线收发器各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空调通讯电路,包括:
家庭总线,用于传输室内机通讯电路和室外机通讯电路之间的通讯信号;
室内机通讯电路,包括室内机家庭总线收发器,用于将室内机微电脑生成的室内通讯信号发送到所述家庭总线上、接收所述家庭总线上传输的室外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内机微电脑;
室外机通讯电路,包括室外机家庭总线收发器,用于将室外机微电脑生成的室外通讯信号发送到所述家庭总线上、接收所述家庭总线上传输的室内通讯信号并传输给室外机微电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家庭总线收发器包括:
室内机发送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内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以及所述家庭总线的两根通讯线连接,用于分别对所述室内机微电脑的两个信号输出口输入的两个室内通讯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家庭总线的所述两根通讯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