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端固定线缆的金属线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9715.7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戚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8;H01R13/659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王骝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端 固定 线缆 金属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尾端固定线缆的金属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的应用中,接触端子尾部需要焊接导线的电连接器较多,其中出于保护连接器的焊接部位、支持部分器件的热插拔和绝缘阻断、电磁干扰屏蔽等一系列因素考虑,通常需要配合金属线夹使用。由于现有技术的金属线夹,其尾端线缆固定是通过一体式的出线套筒与线缆压接实现的,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着以下问题:
、尺寸互配性较差:一体式结构的出线筒内径需随线缆外径而定,不同线径的电缆需配用相应的出线筒,从而零件加工成本提高,型号多样化又影响到管理成本。
、电磁干扰屏蔽效果差:出线筒与线缆一次压接固定,线缆的屏蔽层只能焊接在金属线夹内壁或电连接器外壳上以此实现接地作用,焊接的可靠性和线缆压接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到电磁干扰屏蔽效果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尾端固定线缆的金属线夹,采用组合结构的出线套筒和尾端固定线缆,卡线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线夹抗拉能力,可根据需要选择与线缆直径匹配的出线筒进行组合使用,装配更加方便,坚固耐用,方便屏蔽层接地,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电磁干扰屏蔽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端固定线缆的金属线夹,包括金属线夹、连接器和出线套筒,金属线夹为设有电缆端口和连接器端口的线盒,出线套筒和连接器分别设置在金属线夹两侧的端口上,其特点是出线套筒由法兰、出线筒、和压线管组成,所述法兰为设有中心通孔和台阶的矩形板;所述中心通孔为对称设有平槽的圆孔,其一端口上设有环槽;所述出线筒为中间设有平台和两端分别设有锯齿状圆柱面和滚花圆柱面的套管,所述平台为对称设置且与平槽为互补结构;出线筒与法兰套装,其滚花圆柱面与环槽为翻边压铆,平台在中心通孔内与平槽为互补结构配合,压线管套装在锯齿状圆柱面上;所述电缆端口上设有凹槽,出线套筒套装在电缆端口上,其法兰卡设在凹槽内;连接器由螺钉固定在连接器端口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卡线坚固耐用,方便屏蔽层接地,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很好地解决了电磁干扰屏蔽问题,可根据需要选择与线缆直径匹配的出线筒进行组合使用,线缆的互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金属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线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右视图;
图6为出线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金属线夹4、连接器5和出线套筒1组成,金属线夹4为设有电缆端口41和连接器端口43的线盒,出线套筒1和连接器5分别设置在金属线夹4两侧的端口上。出线套筒1由法兰7、出线筒2和压线管3组成,所述法兰7为设有中心通孔12和台阶17的矩形板;所述中心通孔12为对称设有平槽10的圆孔,其一端口上设有环槽16;所述出线筒2为中间设有平台13和两端分别设有锯齿状圆柱面14和滚花圆柱面12的套管,所述平台13为对称设置且与平槽10为互补结构;出线筒2与法兰7套装,其滚花圆柱面12与环槽16为翻边压铆,平台13在中心通孔12内与平槽10为互补结构配合,压线管3套装在锯齿状圆柱面14上;所述金属线夹4一侧的电缆端口41上设有凹槽42,出线套筒1套装在电缆端口41上,其法兰7卡设在凹槽42内;连接器5由螺钉44固定在连接器端口43上。
参阅附图2,所述金属线夹4为设有电缆端口41和连接器端口43的线盒,所述电缆端口41上设有凹槽42,金属线夹4由螺钉44紧固。
参阅附图3,所述出线套筒1由法兰7、出线筒2和压线管3组成,出线筒2与法兰7套装后翻边压铆,压线管3套装在出线筒2一端的管段上,所述压线管3由不同孔径组成,选择相应的压线管3与电缆直径匹配,以便与出线筒2和法兰7进行组合使用。
参阅附图4~附图5,所述法兰7为设有中心通孔12和台阶17的矩形板,所述中心通孔12为对称设有平槽10的圆孔,中心通孔12的一端口上设有环槽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