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0091.0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魁;黄辉;陶新永;甘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覆 磷酸 亚铁 复合材料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中碳含量为1~20wt%,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铁粉和五氧化二磷按Fe:P摩尔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充分研磨使之混合均匀;
(2)在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中掺入碳源,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还原性气氛下,升温至300~500℃烧结4~8小时,冷却得到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
(3)将锂化合物与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按照Li:Fe的摩尔比为(0.95~1.05):1混合均匀,在还原性气氛下升温至600~800℃烧结4~30小时,冷却后磨细得到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分研磨为:在球磨机上研磨混合5~20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研磨前,往铁粉和五氧化二磷中加入酒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的加入体积以铁粉的摩尔数计为20~200mL/mo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沥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或硝酸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所述的还原性气氛各自独立选自体积比为5~9:1的N2与H2的混合气氛或体积比为5~9:1的Ar与H2的混合气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还包括预烧步骤:将锂化合物与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混合均匀后,先在还原性气氛下升温至300~380℃预烧1~3小时,然后升温至600~800℃烧结4~30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铁粉和五氧化二磷按Fe:P摩尔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酒精,酒精的加入体积以铁粉的摩尔数计为20~200mL/mol,然后在球磨机上混合5~20小时,使之混合均匀;
(2)在步骤(1)所得混合原料中掺入聚乙烯或聚丙烯或沥青,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管式炉中,在体积比为5~9:1的N2与H2的混合气氛或体积比为5~9:1的Ar与H2的混合气氛下,升温至300~500℃烧结4~8小时,冷却得到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
(3)将碳酸锂与碳包覆磷酸铁前驱体按照Li:Fe的摩尔比为(0.95~1.05):1混合均匀,在体积比为5~9:1的N2与H2的混合气氛或体积比为5~9:1的Ar与H2的混合气氛下先升温至300~380℃预烧1~3小时,然后升温至600~800℃烧结4~30小时,冷却后磨细得到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0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