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管的制作方法、粘稠物质输送管和输送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0586.3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师伟;曾盛渠;卢桂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4 | 分类号: | B29C67/04;B29L23/0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管 制作方法 物质 输送 | ||
1.一种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置于外管中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在所述外管的内壁复合形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形成复合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结过程中,采用内模膨胀加压方式对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施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6,将具有预设尺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套入所述外管内,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内置入膨胀内模;
步骤S108,对所述外管和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加热,加热温度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点以上,同时对膨胀内模进行加压膨胀以对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施压,使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贴紧所述外管的内壁进行复合;
步骤S110,烧结完成后,在所述外管的内壁复合形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8中,所述膨胀内模的膨胀压强为5MP~15MP,且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温度达到熔点开始,保持加热和加压30~60分钟后完成烧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在套入所述外管内时将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两端分别露出所述外管的两端,烧结过程中,露出所述外管的部分通过内模膨胀加压的方式形成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6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2,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改性填料混合、或将截断的耐磨纤维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或将连续的耐磨纤维布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分层铺垫,然后压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
步骤S104,将上述板材卷制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2中,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改性填料混合前,使用偶联剂对所述改性填料进行预处理;或者,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改性填料混合时加入偶联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烧结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外管的内壁进行防滑处理的步骤。
9.一种粘稠物质输送管,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制成。
10.一种粘稠物质输送缸,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的制作方法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05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性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电池撞击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