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连接管装置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061.1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庆;谢娟;韩鹏;黄伟青;王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陈振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接管 装置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的连接管装置及使用所述连接管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媒循环通过的连接管;组装空调时,需要将分别设置于室外机和室内机上的连接管联通,以组成空调处于使用状态时,供冷媒流动的通道;当冷媒在两个连接管之间流动时,连接管内存在一定的压力,因此,连接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能将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
现有的连接管的连接装置,其连接结构中有的没有特定专用密封结构,或者采用连接管以及连接管上自带的硬密封结构;空调在安装或维修时,需要将设置于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或将二者由连接状态分开;因此可能会需要将两个连接管之间的连接装置多次解开或锁紧;容易导致这种硬密封方式的密封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差;进而导致冷媒在流通过程中泄漏出去。
并且,由于连接管及连接装置零件本身或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出现划痕,杂质等等而使其密封性能降低或者失效,而导致的冷媒泄漏。因此容易增加售后服务或维修的频率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空调的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接管密封效果的装置及使用所述装置的空调器,避免冷媒泄露,并降低售后安装及维修的成本。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调连接管装置,包括室内机连接管和室外机连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两个连接管之间使其相互连通且相对固定的管接头和接管螺母;还包括多个密封装置;
所述管接头的接管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的连接端相固定;
所述接管螺母的接管端套装在另一个所述连接管的连接端的外围;
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套接固定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外围;
所述多个密封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管螺母的接管端与所述另一个连接管的连接端之间的套装位置处,以及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之间的套接位置处。
较佳地,所述多个密封装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接管螺母的接管端的内壁与所述另一个连接管的连接端的外壁之间;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外壁上,或设置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壁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外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通过螺纹套接固定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外围;
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接头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接管螺母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较佳地,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端口处的外壁呈锥体状;
所述接管螺母的内部还设置有锥型段内壁,所述锥型段内壁远离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端口并位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内螺纹的内侧;
与所述接管螺母相套接的所述另一个连接管的连接端端口为向外张开的锥形接口;所述另一个连接管的锥形接口紧固于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锥体状端口外壁与所述接管螺母的锥型段内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接管螺母的接管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装配于所述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另一个连接管的连接端外壁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部,靠近所述管接头的固定端的端口,并位于所述管接头的锥体状外壁与其外螺纹外壁之间。
较佳地,所述管接头锥体状外壁与其外螺纹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面;
所述接管螺母的锥型段内壁与其内螺纹内壁之间设置有倒置的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对配合形成第一凹槽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螺纹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螺纹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管接头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内螺纹和所述管接头的外螺纹的外侧,并且其槽口朝向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端口处的内壁;
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同时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的端口处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表面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管接头的外壁上,并在所述接管螺母的固定端端口的外侧与其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