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碳当量的汽车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184.5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辉;刘吉斌;陈宇;林承江;刘祥东;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当量 汽车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铁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一种低碳当量为0.3~0.36高屈强比的汽车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汽车轻量化得到高度重视。制作汽车部件的钢材高强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减重、节能。汽车结构件由钢板冲压后焊接组装而成,固溶强化钢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其碳当量显著提高,焊接性难以满足要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 CN101265550B)公开了《一种微合金高强度钢冲压用冷轧汽车板》,其化学组成(wt %)为C:0.04~0.10、Si:0.03~0.05、Mn:0.7~0.9、Als:0.02~0.07、P≤0.030、S≤0.030、Nb:0.05~0.07,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存在的不足是:在冷轧后采用罩式炉退火,导致生产效率低,一个退火炉通常最多装入3卷钢,需要退火时间48~50小时。同时,因罩式炉退火内外卷的温差大,导致钢卷的性能不均匀,且退火过程中钢板易产生粘结,钢板表面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目前钢的夹杂多,洁净度低,生产工艺上对性能的可控性的不足,提供一种钢中夹杂少,洁净度高,屈服强度为450~480MPa,抗拉强度590~640MPa,延伸率不低于28%,碳当量在0.30~0.36%,宽冷弯试验弯曲180°,弯心直径d=0,金相组织中,等轴铁素体体积百分比含量为83~85%,粒状珠光体体积百分比含量为15~17%的汽车结构件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具有低碳当量的汽车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1~0.14%,Si:0.03~0.06%,Mn:1.40~1.60%,Al:0.02~0.07%,P:0.015~0.025%, Nb:0.02~0.035%,Ti:0.04~0.07%,S≤0.006%,N≤0.003%,O≤0.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450~480MPa,抗拉强度为590~640MPa,延伸率不低于28%,碳当量为0.3~0.36%,宽冷弯试验弯曲180°,弯心直径d=0,金相组织中,等轴铁素体体积百分比含量为83~85%,粒状珠光体体积百分比含量为15~17%。
生产一种具有低碳当量的汽车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铁水脱硫,控制铁水中S≤0.006%;
2)转炉冶炼;
3)进行RH真空处理,并控制钢水中N≤0.003%,O≤0.002%;
4)进行连铸,控制浇注温度在1540~1550℃;
5)对铸坯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1250℃;
6)进行热轧,控制开轧温度在1070~1130℃,控制终轧温度在895~915℃;
7)进行卷曲,卷曲温度控制在560~580℃;
8)进行常规酸洗;
9)进行冷轧,控制总压下率在70~78%;
10)进行连续退火:控制保温温度在800~850℃;在28~32℃/秒的冷却速度下冷却至350~400℃,经160~180秒时效后再冷却至室温;
11)进行平整,并待用。
本发明中各元素及主要工序的作用及机理
C价格低廉,同时,C也是固溶强化元素,强化效果十分明显,C含量越高对强化效果越好。但C含量过高,不利于保证材料的焊接性能。因此,C含量控制在0.11~0.14%。
Si元素固溶在铁素体中,提高钢的强度,但Si元素容易在钢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Mn2SiO4,从而影响材料的镀锌性能,所以本发明Si元素在钢中的上限含量控制在0.10%以下。
Mn元素是常规的强韧化元素,作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在扩大奥氏体区,降低终轧温度,推迟奥氏体转变,可以同时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但Mn元素含量太高,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增加钢的淬透性,使焊接组织出现硬化层导致裂纹焊缝及热影响区裂纹敏感性增高。因此,将Mn含量上限定于1.60%以下,下限定于1.40%以上。
Al在本发明中,主要作用是在炼钢过程中脱氧,使钢水镇静。同时,在成品钢中会有Al(N,C)析出,起到提高钢的强度作用。因此Al下限控制在0.02%,上限控制在0.07%。
P对钢的强化效果仅次于C,但P过高导致本发明材料的塑性、焊接性和成形性不利,因此,P含量控制在0.015%~0.025%,而且,这个范围工业化生产上很容易控制,并且不需要特殊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