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图层实现三维显示制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1203.4 | 申请日: | 201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桢桦;王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扬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5/00 | 分类号: | H04N15/00;H04N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林岭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图层 实现 三维 显示 制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三维显示制式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图层实现三维显示制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视频播放、处理设备(譬如3D电视、3D机顶盒等)中,三维显示制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左右各半制式(Side by Side)、上下各半制式(Top and Bottom)、线交替制式(Line Alternative)、红蓝叠加制式(Complementary Color Anaglyph(red/blue))。具体参见图1A-1C。图1A示出左右各半制式的三维显示制式。图1B示出上下各半制式的三维显示制式。图1C示出线交替制式的三维显示制式。这几种制式通过将三维显示所需的左眼图和右眼图排列在一个二维图层中,即单一图层中,进行图形处理,然后再输出到显示设备上,来实现三维图像的显示。
然而,上述几种显示制式均是在单一图层上进行图形处理,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显示效果差、容易出现伪影(Artifact)、需要额外的计算和控制、处理速度缓慢等。
因此,亟需一种能防止伪影的出现、方便控制、且性能俱佳的实现各种显示制式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图层实现三维显示制式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含左眼图的第一图层,用以处理左眼图;
在所述第一图层中加入带alpha值的特殊形状;
提供包含右眼图的第二图层,用以处理右眼图;
在所述第二图层中加入带alpha值的特殊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显示制式包括左右各半显示制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显示制式包括上下各半显示制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显示制式包括线交替显示制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左眼图与右眼图需要交换位置时,所述第一图层的特殊形状与所述第二图层的特殊形状交换,且所述左眼图与所述右眼图交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左眼图与右眼图需要交换位置时,所述第一图层的左眼图与所述第一图层的特殊形状交换,所述第二图层的右眼图与所述第二图层的特殊形状交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特殊形状的alpha值为0,即为透明形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图层实现色彩叠加三维显示制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含第一色彩分量的第一图层,用于处理左眼图;
提供包含第二色彩、第三色彩分量的第二图层,用于处理右眼图;
将所述第一图层与第二图层的色彩分量相叠加。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色彩为红色、第二色彩为绿色、第三色彩为蓝色。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层以及第二图层的色彩分量相叠加前,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图层以及第二图层同时进行图形处理的步骤。
与传统的采用单一图层来实现显示制式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由于采用多图层来实现各种显示制式,使得左眼图和右眼图交替位置切换控制方便、计算简单、并防止了伪影的产生。尤其是,对于红蓝叠加显示制式而言,由于左眼图和右眼图分开在两个图层中实现,因此,软件配置相对简单,不再需要线缓冲器,将速度提升了一倍,解决了传统方法性能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左右各半格式的三维显示制式;
图1B示出上下各半格式的三维显示制式;
图1C示出线交替格式的三维显示制式;
图2A示出左眼图和右眼图在内存里的一种映射方法;
图2B示出左眼图和右眼图在内存里的另一种映射方法;
图3示出采用单一图层实现左右各半显示制式的方法;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多图层实现左右各半显示制式的方法;
图5示出采用单一图层实现上下各半显示制式的方法;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多图层实现上下各半显示制式的方法;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多图层实现线交替显示制式的方法;以及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利用多图层实现红蓝叠加显示制式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扬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扬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三七渣混菌发酵生产药性菌质的方法
- 下一篇:OLED背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