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荷可控的被动式随动施力直线导轨副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1538.6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力;张筱辰;黄海凤;许明恒;郭亮;文娟;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可控 被动式 施力 直线导轨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荷可控的被动式随动施力直线导轨副试验台。
背景技术
直线导轨副是机械系统的常用导向部件,在各种机器设备中应用广泛。它的性能及寿命主要与导轨滑块承受的横向载荷及径向(垂直于导轨正面)载荷有关。通过直线导轨副试验装置模拟导轨副在特定载荷下的运行状态可以评估出导轨副的性能及寿命,有利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维修计划,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现有的直线导轨副试验装置,如申请人已申请的201110321929.0号专利申请“一种可重构的丝杠副、导轨副加速寿命电液伺服试验台”通过丝杠驱动机构带动受力滑台前后移动,受力滑台带动固定于其下表面的四个导轨滑块在两个导轨上滑动,以模拟导轨副的运行过程;由固定于机座上的横向加载机构通过受力滑台的侧面向四个导轨滑块施加横向载荷,由固定于机座的龙门架上的垂向(径向)加载机构通过受力滑台向四个导轨滑块施加径向载荷。该装置可以试验评估出导轨副在施加不同横向载荷及径向载荷情况下的性能及寿命。但由于其横向加载机构及垂向加载机构的施力点固定,不随受力滑台的运动而移动;而试验时受力滑台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中,固定的施力点与四个导轨滑块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受力滑台分配给四个导轨滑块的载荷不恒定,而受相对距离、受力滑台滑动速度的影响,其变化复杂,难以定量预测。也即横向加载机构及垂向加载机构施加给四个导轨滑块的载荷不方便准确控制。从而试验装置无法准确、可靠的评估出载荷与导轨副性能及寿命之间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荷可控的被动式随动施力直线导轨副试验台,该试验台采用被动式随动施力的方式实现导轨滑块横向载荷及径向载荷的可控动态加载,能更准确、可靠的评估出载荷与导轨副性能及寿命之间的关系,为导轨副的设计与维护提供更可靠的试验依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荷可控的被动式随动施力直线导轨副试验台,包括机座、机座上的丝杠驱动机构、两个导轨分别安装于丝杠驱动机构的两侧、受力滑台的底面与丝杠驱动机构相连,受力滑台底面的四个角与四个导轨滑块对应相连,四个导轨滑块中每两个与对应的导轨构成导轨副;受力滑台的下表面还连有光栅尺读数头,该光栅尺读数头与固定于机座上的光栅主尺配合,受力滑台的侧面有横向加载机构、上方有垂向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横向加载机构的构成是:横向施力装置通过横向拉压力传感器与横向施力头相连,横向施力头端部连接于受力滑台侧面的纵向中心,横向施力装置的底座通过左侧直线导轨副固定于机座上;
所述的垂向加载机构的构成是:垂向施力装置通过垂向拉压力传感器与垂向施力头相连,垂向施力头端部连接于受力滑台上表面的中心,垂向施力装置安装于龙门架的横梁上,龙门架右侧的底座通过右侧直线导轨副固定于机座上,龙门架的左侧与横向施力装置的底座相连;
每个导轨滑块上均安装有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及光栅尺读数头均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电连接;丝杠驱动机构、横向加载机构和垂向加载机构也均与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丝杠驱动机构带动受力滑台纵向运动;光栅尺读数头将受力滑台的位移信号反馈给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号控制丝杠驱动机构,使受力滑台按用户设置参数的进行精确的纵向运动。而横向施力装置、垂向施力装置一方面是通过导轨副活动地安装于机座上,另一方面又与受力滑台相连;因此,横向施力装置、垂向施力装置会跟随受力滑台一起纵向运动。同时,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导轨滑块横向、径向的载荷变化曲线,分别控制横向加载机构、垂向加载机构的输出力的大小,横向加载机构、垂向加载机构输出的力通过受力滑台作用在导轨滑块上,从而实现导轨滑块承受的横向载荷、径向载荷按用户需求变化,以模拟导轨副的各种工况。
试验时,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通过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导轨滑块的振动信号及温度信号,从而得到评估载荷与导轨副性能及寿命之间关系的所需试验数据,为导轨副的设计与维护提供更加可靠的试验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1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文件内容与元数据进行组织管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巴喷丁的合成方法